今天是末伏最后一天,明天就出伏了!
此时,暑气渐去,凉意渐生,是养护身体的关键时刻。
出伏后,天气逐渐凉快了。
不过,此时处于节气交替之时,需注意养护身体。
夏秋交替,阴阳变幻,此时,养护好身体,可安渡秋冬。
那么,末伏最后一天,要如何养护身体,给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末伏最后一天,吃果不吃瓜,食二宝,护三处,秋季少生病,更健康
末伏最后一天,谨记“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
这是因为,很多的瓜类,属于阴寒性质。
末伏过后,进入秋季,若再次这类瓜,会损害脾胃。
一旦脾胃受损,将影响秋季进补,甚至损害健康,埋下病根。
所以,末伏过后,要谨记“吃果不吃瓜”,秋瓜坏肚,吃果除燥。
出伏后,适合吃一些“果类”,对抗“秋燥”。
梨,润肺止咳,是秋季最提倡吃的水果。
苹果,富含维生素和钾,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桃子,性温,补气养血、养阴生津,也是不错的选择。
酸味的葡萄,可刺激人体内分泌津液,达到减燥润肺的目的。
末伏过后,食二宝
第一宝: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出伏后,莲藕大量上市,是不错的食物选择。
莲藕,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此外,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等,可补益气血,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此时,多吃一点,可增强秋冬对抗疾病的能力。
第二宝:蜂蜜
出伏后,进入秋季,要注意养护体内的“阴气”。
养阴的食物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蜂蜜了。
蜂蜜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养脾气,有“百花之精”的美誉。
初秋时节,蜂蜜是一种非常好食物选择,还可缓解疲劳,要适当的多点吃。
末伏过后,护三处
第一处:心脏
出伏后,虽然进入秋季,但是,昼夜温差变大。
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此时,“一冷一热”人体血管受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这也是一年之中,心脏病高发的一个时节,一定要注意呵护好心脏健康。
对策:及时补水
秋季,天气比较干燥,及时补水,尤为重要。
血液粘稠度也与喝水量有关,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因此,出伏后,一定要要注意及时补水,主动喝水,白开水,淡茶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清晨起床后,不论是否口渴,都要注意喝一杯温开水。
如此一来,可以补充水分,稀释血液,减少血液黏度,有益心血管健康。
此外,在晚上睡觉前,喝一小杯温开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白天,在两餐之间,喝点茶水,补水水分的同时,还可给血管清清淤。
用一些排毒降脂小植物,搭配泡水,是保护心血管不错的选择。
黄花郎荷叶茶,泡水代茶饮,有助于降脂,促排毒,保护心血管健康。
用黄花郎、荷叶、小叶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荷叶,入心经,含有黄酮和生物碱,可以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还可消脂降压,对于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小叶苦的有效成分,能促进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动脉收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同时,对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血脂。
黄花郎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黄花郎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三者搭配在一起,可降脂、降压、利尿、排毒,对于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第二处:脾胃
出伏后,由热渐冷,阴阳变化。
此时,调养好脾胃,可以为身体打下良好基础,降低秋冬季节生病的几率。
脾主长夏,病在脾,愈在秋,此时,调理好脾胃,就可以为秋冬打好基础。
若脾胃不好,即便秋冬进补,也难以达到滋补效果,且更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因此,出伏后,一定要护好自己的脾胃,给身体进补,打好基础。
对策:谨记“二句话”
第一句:晨起喝温水,吃早餐
胃在夜间,也与人同眠,除非特别饿,早起一般都有些食欲不振。
喝点温开水,可以把胃唤醒,调整胃部机能,让它做好进食消化的准备。
而一顿营养的早餐,对于脾胃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唤醒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第二句:多食粥,健脾胃,促消化
粥与肠胃相得,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
所以,在末伏时节,多吃点粥,对于调养脾胃,十分有益。
小米南瓜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止痛。
山药粥,温和滋补,健脾养胃。山楂粥,消食、健脾、和胃。
适当吃点山楂,有助于健脾和胃。
第三处:护腰部
出伏后,要注意护好腰部。
腰为肾之府,腰部是肾脏所在之处。
出伏后,天气转凉,要注意护好肾气,以免秋冬易生病。
因此,初秋时节,要护好腰部,避免其受寒,对于肾脏健康有益。
对策:防受寒,多揉搓
出伏后,就不要在穿低腰裤了,要注意腰部的保暖。
此外,可以经常揉搓腰部,保持腰部温暖,还可疏通经络。
经常搓一搓腰部的腰眼,不仅可强健肾气,还可温煦肾阳,延年益寿。
将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上下来回揉搓,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此外,亦可用抖动方法,来揉搓肾俞穴。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拳背轻贴肾俞穴,利用抖动按摩穴位。
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可激发肾气,起到补肾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