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自己和孩子

主要说2016年我在『孩子和我们自己』群里的收获。

最初来到本群,是choke的状态,看着大家大段大段讨论我完全不懂的内容,不停地去维基查术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群里水化了一阵子,我觉得轻松些,却又感觉没有动力去刷高楼——在太多育儿群,能看到太多同质的信息。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本群隔一阵子会出现一次深度讨论,我还挺喜欢这种状态。——我参与讨论不多,主要还是思考没那么成熟。偶尔有些话刚想说,就发现有人已经说了相同的意思,而且表述的好清晰:)

虽然没有说话,但本群的消息我都会刷,默默受益。感谢群主不踢之恩。

###1.坚持一件小事

某次聊起害怕与陌生人交往,@周筠提到,需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做一点小事,比如跟陌生人打招呼,并且坚持。我受到鼓励,开始行动——不是跟陌生人打招呼,而是坚持一件小事。每天步行7公里,坚持了将近两个月,在冬天放弃。并有达到减肥的目标,不过坚持步行过程这件事本身给我带来成就感。

###2.认识自己

我安全感比较差,原因未知。上个月看了@未鹏推荐的《登天之梯》,其中提到受伤害的孩子在睡觉时脉博也很快,处于紧张状态。我开始回想自己什么时候容易心跳快、全身紧张:听到人吵架的时候,还有闻到有人喝醉酒的时候。大约在12岁左右,爸妈吵架,我目睹妈妈虚弱地躺在床上,爸爸拿着刀架在她的脖子上。我忘记了自己当时的行动,有可能是出去喊别的大人来帮忙?后来我20多岁,爸爸退休的那天晚上,我和妈妈弟弟在客厅聊天,爸爸很醉很醉地回来,一到家就指责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商量对付他,然后越演越烈,我和弟弟逃到房间,他拿着刀冲进来指着我们。酒气、吵架、充血的红色暴怒眼睛,会让我害怕 。——以后面基,你们喝酒,我喝茶:)

###3.认识朋友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见过群里好几位朋友。见过面之后,再回到网上聊天,感觉完全不一样。没见时,似乎是跟一个抽象的思想交流;见面后,即使回到线上,也是跟一个大活人在聊天,五感全被调动。比如我现在每次看@陈忻的文章,脑海里总是自动把文字转换成她的声音在朗读。——强烈支持面基。

###4.认识工作小伙伴

这是2016在群里最大的收获。在2017年,我将跟在这里结识的小伙伴一起,为孩子做点儿实际的事情,离真实的孩子更近一些。

###小结

2017, 继续做小事,方向正确,不怕慢。继续认识自己,也希望认识更多的朋友。愿我们和孩子的未来都更好。

新年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