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远
轮值主编 | 智勇 值班编辑 & 责编 | 青羊
第 7317 篇深度好文:6588 字 | 17 分钟阅读
近年来,三农产业取得不错成绩:
宏观层面,截至2021年底,全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以下;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农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328亿美元,同比增加5.1%;微观层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产(农业生产)到三产(服务业)扭转效率有明显提升。
所有进步,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越来越多80、90后选择回家乡创业,慢慢地,许多乡村企业品牌通过新渠道走进消费者视野。
如何科学做好农业?如何通过三产(服务业)倒逼二产(农业加工)、一产(农业生产)升级?产销供需如何平衡?以及如何留人、育人等问题,成为乡村企业家们关注的重点。
一、大方向促进高速发展
2023年2月23日,中央发布一号文件,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简称为《农发〔2023〕1号》,文件聚焦全年工作,主题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地位。
该文件核心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我们通常把(一产)农业生产、(二产)农业加工和(三产)服务业,三者融合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户提供更高且稳定的收益。
以“乡村商学堂”学员孙立娟为例:
自1995年创业以来,她利用大量荒废农村园地,带领农户种玉米,到秋季回收玉米进行深加工。
加工的大碴粥、玉米方便面、玉米龙须面、玉浆包等系列产品,通过TOB渠道输送给加盟连锁企业,以及电商平台售卖,把一家一户小园玉米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菜园链接到现代农业种植链、产品链、品牌链。
历经28年,她带领乡村3500余家农户稳固脱贫,一年营收达到几千万,不仅提高每个农户年收益,每年还会拿出企业部分利润,给乡镇贫困村分红。
可见,乡村企业为农村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同时,通过推进三产融合,逐步完善升级当地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加工的效益。
但是,乡村企业家们在推进三产融合,完善产业链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产销平衡、品牌营销、融资、组织协同等等重重问题,都摆在从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出来的企业家们面前。
在抖音集团旗下抖音数字学堂推出的公益项目“乡村商学堂”,还有很多像孙立娟这样的企业家。该项目是“抖音乡村计划”推出的商业创新培训课程,是抖音在乡村人才发展和培养方向上重要一环。
课程给乡村创业者提供五大模块学习机会,包括创新产品、营销增长、组织管理、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旨在拓宽乡村企业家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乡村产业,丰富乡村生活,带动农民致富。
二、产业融合升级改造
我们和乡村商学堂12位乡村企业家聊了聊,发现他们深刻理解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并且看到未来农业的可能性,身上带着想要帮助家乡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理想主义。
作为引领乡村发展的力量,他们从乡村商学堂中汲取宝贵经验,用商学堂所学更新自我和企业。
1.跑在市场前面
阴山优麦 卢文兵:用需求匹配供给
2012年,卢文兵将小肥羊火锅出售,开始涉足农业种植领域,经营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民丰种业公司,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业务。
由于菜薯在市场售卖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和企业收益都没保障,他开始从育种涉足深加工,2015年,成立子公司阴山优麦,主要做燕麦片、燕麦粥、燕麦轻食。
起初,阴山优麦通过线下渠道建立消费者认知,但营销环境变化导致产品初期销售遇挫,后来,他通过乡村商学堂学习,与班级中电商同学交流,意识到要加强互联网品牌推广和研究,开展了电商业务。
卢文兵说:
我认为直播电商是一个快速扩张的渠道,选品很重要,把产品定位成“有机大粒”,原料为国产,这样能在大品类下构建“品牌即品类”。
运营上,我通过自播强调产品特色,并选择与大直播团队合作(东方甄选),去年做出3000万成绩,今年打算开设5个店铺,全力拓展TOC业务。
三产(服务业)上,我目前还注册一家马铃薯公司做TOB出口,去做好产业融合;想要迎合市场,CEO必须要提高核心判断力,用需求匹配供给。
2.三产(服务业)决定效率
北京老栗树 李思鹏:逆向思维看生产
毕业后,李思鹏回到家乡(北京怀柔)加入由父亲创办的板栗种植合作社,成为一名"新农人",三年来,他带动栗农增收500余万元。
他不断精进技能,为合作社带来新思路,打造"老栗树"品牌,确立标准化种植流程,并对板栗进行深加工,以提高质量和延长产业链。
李思鹏说:
我们通过合作社与北京稻香村、21cake、顺鑫农业等商家合作,在TOB上稳定供货;同时,在电商平台成立网店,探索零售这条路;此外,还请明星带货,进一步拓宽品牌影响力。
乡村商学堂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战略和产品思维的重要性,这也是对自我重新定位的过程,需要明确自己在公司中的角色和职责,以及我们的方法论和策略。
产业改革方面,我认为当前发展逻辑发生新变化。传统一二三模式正在被三二一逆向思维所取代。扩大产能和工厂面积并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出路,因此,从市场角度出发更有利于供给侧改革。
崧源农业 吴俊松:小众作物种植和加工
2015年,吴俊松回到家乡创业,8年后,他的公司已成为葛根种植和加工领域的头部企业。
葛根不管是作为食品还是药用,都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尽管市场潜力可观,选择种植这种“冷门”作物仍面临不少实际问题。
对于在小众领域乡村创业者来说,吴俊松认为:
我当年通过培育出两个品种,填补市场缺口,现在传统农业很难让农民跟着你做,除非是大公司,那就需要在育种方法上进行突破。
二产(农业加工)可以从技术和加工两个维度进行改进。技术上,通过育种技术、机械设备、水培技术等手段,提高效率获得更多利润;加工上,如果未来要做大,就必须掌控原料中的重要部分,以掌握市场主导权。
通过乡村商学堂,我认知到品牌非常重要,未来将围绕葛根探索更多TOC品牌,把农副产品本有的价值送到消费者手中。
安徽堆草堆 戴文祥:养鸡标准化待升级
戴文祥的创业经历并非一帆风顺。
在老家的“规模养猪”项目中,他遭遇“非洲猪瘟”的波折,于是转向“养鸡、卖鸡蛋”。他与合作社合作,与3000多个农户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四年来,他通过提供兽药、饲料等支持,以保底价格和收购方式降低农户养鸡的成本和风险,每年每家的收入增加了7-8万元。
此外,他还使用德国进口设备进行科学化养鸡,并为餐饮、酒店、学校食堂、部队军区等众多B2B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鸡蛋。
戴文祥说:
我认为,未来的养鸡将变得更标准化和科学化。
目前,农户只能凭感觉喂养鸡,但未来需要形成标准。此外,设备也需要提升以提高准确率。国外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而国内只能达到70%左右。准确率低会导致鸡得病或死亡,设备监测不到位也会导致成本上升。
商学堂学习后更验证我的想法,产业链改革实际上是品牌升级过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可靠品牌对于吸引消费者和提高渠道力至关重要。
这些案例足以表明,产业融合、产业改造是乡村企业发展重要路径之一,用市场思维做农业,更有利于供给侧改革。
三、科技造福与新经济
享用原生态食材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乡村商学堂学员们在“渔业物联网”与“新经济”结合上,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渔业智慧生产
庆渔堂 沈杰:用OKR重塑组织
水产养殖缺乏一套精准、性价比足够高的水质量检测和控制技术,监管不到位,会让三者(鱼、渔民、消费者)都面临巨大风险。
智慧渔业建立在全新现代水产养殖科技基础上,突破传统分散式、低水平养殖的困境,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等方面问题;庆渔堂大数据平台已连接10000多个鱼塘,为3000多养殖户提供物联网监控服务。
创始人沈博士(沈杰)说:
我从传感器切入,实时监测鱼塘各项参数指标,依此作为“标签”,把其他服务串联起来,再用它们打通上下游销售渠道,更高效地做到水产品全链路的品控和溯源,实现智能养殖模式。
参加完乡村商学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组织管理”,目前公司已经使用飞书OKR,很大程度提升了组织的沟通和协同效率。
其次,乡村企业围绕农业领域,推动数字化升级是长期过程,需要前期做一个相对完整和科学的顶层规划,企业家既要理清数字科技和传统行业融合的关系,形成商业化路径,又要不断迭代升级企业管理模式,提升效率。
2.农业创新经济
潘姥姥网络 储修军:直播不止于带货
抖音上的“潘姥姥”、“海棠”,是几乎无人不知的三农领域创作者,储修军在短视频内容方向有着多年经验,正是背后的企业创始人。
他在采访中提到:
在三农领域,由于地理位置限制,我遇到一些难题,比如“人才方面”。
为留住优秀员工,我建立持股平台,员工可以获得基本工资、奖金、年终分红和账户分红,我还帮助解决员工家庭和孩子读书的问题,提高未婚员工的薪资待遇。
农业创新经济方面,传统营销模式导致商品流动性较低,直播经济恰好降低了农副产品门槛,让一些老百姓走到了镜头前,利用小屏幕进行互动。
作为一家销售型公司,三农赛道上虽然薄利但具有社会价值意义,能带动身边的老百姓就业,同时也可以销售更多的农副产品,为共同富裕做出贡献。
乡村商学堂,印象最深的是“品牌与组织课”,几位教授分享让我意识到,品牌策划成果想要产生效用,需要内部理念和外部行为保持一致,只有理念和价值观相同的员工,才会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价值,这些在未来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子归村播 刘若愚:IP与农副品牌的关系
刘若愚是子归村播创始人,于2020年5月在福建屏南进行村播培训,被当地乡村们的热情所感染。
三年后,子归村播已在福建省宁德、龙岩、南平、三明等地进行超过1万次的培训,并建立多地农产品产业链,总营业额超过4个亿。
刘若愚表示,当时面临人员管理和品牌运营两大问题。
人员管理方面,团队宝妈人群较多,不习惯团队协作,导致远程工作协调时经常出现沟通问题和找不到人的情况,加上当地同事对情况也不熟悉,直接降低了协同效率。
乡村商学堂学习后,我采用飞书协同办公和OKR对齐,取得阶段性成果,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可视化进展情况,从而推动进度的一致性。
品牌运营方面,农副产品品牌需要回归IP和地域本身。可以通过短视频树立专家级人物形象,让用户喜欢这个人物,同时也喜欢他代表的品牌。比如,“原产地菌菇专业人士”,他将逐渐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人物,人们会因为相信他卖的菌菇好,而购买他的菌汤包。
我们一直谈论乡村经济,简单来说,就是把产品销售出去,把人引回来,过程中要重点挖掘“回归乡下发展的人”,带领他们把产品销售出去。
显然,现代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乡村新经济让越来越多的原产地品牌走向大众视野,为农村发展开辟新的局面。
笔记侠,赞24
四、文旅推动共同富裕
农产业发展如同“左手”,“文旅与共同富裕”就像“右手”。多年来,旅游业和文化业一直相互促进和融合,商学堂中,企业家们一起探索这两个领域,发现了许多创新发展路径。
1.乡村文化结合
成都希拉旅游 刘伊娜:村旅是门小生意
把抖音定位在“甘孜州”,会刷到“阿布”的账号。
从十几岁开始,他就一直在海螺沟做文旅生意,至今已有20年。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海螺沟的游客数量不多,不能创造大量收益。
团队2019年开始做短视频,三年时间里积累了100万粉丝。他们通过自媒体宣传,在线上做电商带货(川藏特产),让自己的本地旅游、民宿露营、餐饮和酒吧生意实现了巨大转机。
刘伊娜谈道:
我们团队很小,一年营业额只有几百万。人才问题是首要难题,成都或重庆等地招人成本高,而本地素质较低,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十分矛盾。资金问题也是一个挑战,乡村文旅无法像大城市那样得到政策资本的支持,而社会资本进入的机会很小。
但这并不代表“西部发展”没有机会。
国家以前宏观调控上扶持“东部发展”,必然会用掉一些地方指标,因为东部投同样的钱,产值可能是西部的十倍。因此,西部需要承接环境任务。
未来,如果资源向这边发展,可能会相对均衡一些。否则,我认为当个小生意去做还算合适。今年,我打算在旅游网红基地方向,与政府合作,打造本地品牌。
延边光东民俗旅游 杨丽娜:文化底蕴更留人
大多朝鲜族都去韩国打工,多半老人留在家里。自 2011 年开始,杨丽娜的公司主要围绕“边境空心村”开展业务,根据每个村庄的特色与旅行团合作,提供各种民俗体验。
杨丽娜表示:
我们通过合作社向村民提供装修房屋、改建作为民宿服务,实现收益分配;围绕村庄打造本地特色项目,如网红打卡、穿上朝鲜族服装体验传统活动,来增强消费属性,这样,每年每家可以增加约 2 万元的收益。
三产(服务业)上,现在联合政府打算把村庄和自然风景结合,打造网红村,例如,在稻田上制造网红打卡点,年轻人来到这里,可以享受沉浸式体验。
通过乡村商学堂学习,我们也正在做差异化定位。围绕不同村庄的特色,开发人参体验馆、大米体验馆项目,旅游者来到这里,不单纯地游玩,而是参与制作米奶、米冻小点心等手工类产品。
乡村旅游产业对国家发展战略非常有利,游客对美丽山水不一定感兴趣,但对有文化、民俗特色的地方更感兴趣,如果再把本地产品做得更好,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良性循环。
2.共创富裕之路
善品公社 冯忠德:销售带动供销社改革
8年以来,在四川、云南、山西、 广西 、贵州等19个省的109个县,冯忠德带领团队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7000余万,带动合作社线下渠道实现交易额逾 1. 8亿元,该数字并不是很高,但却有不同之处。
冯忠德谈到:
我们于2014年4月20日,芦山地震灾后产业重建为契机,在雅安启动“互联网+扶贫”项目,探索以合作社为基础、善品公社为品牌的发展模式。
一产(农业生产)紧密链接生产者,对当地已有合作社进行股权改制,筛选出对品牌理念、运作模式认同的农户,使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二产(农业加工)建立品控体系,包括本地的能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形成团队来进行标准品控。
三产(服务业)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品牌公信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包括新媒体和明星资源等作为推广手段,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渠道销售模式。
简单来说,善品公社解决乡村产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链条短、销售方式单一等问题,以“让诚信生产实现价值”为使命,通过市场推广,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
我认为,商学堂是一个优秀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家有机会相互借鉴和提高。对于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运用全产业链思维,核心提高农民的初加工能力、实现产业增值,让收益留在乡村,才能促进就业和创业机会。
贵州梦润实业 张丽鈜:打造农村综合体
养猪、养鹌鹑并不稀奇,通过家禽带动乡村发展却很少见。
张丽鈜,1991年出生于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凉风村民组,通过一产(农业生产)科学养殖方法(鹌鹑、养猪),打造乡村综合体;企业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了示范意义。
张丽鈜说:
目前鹌鹑有120万只,土猪2000只,我们分为标准化鹌鹑养殖、鹌鹑蛋、鹌鹑肉的加工以及机器制造饲料销售四个模块。
规模扩大后,我们就发发朋友圈,但有很多人来学习,我们连网站和培训资料都没有;我看到这种机会,没有持续扩大垂直品类,而是选择当地扶持特色项目,来到这里的人通过餐饮或其他项目做承接,依次推动乡村发展。
我们与三个村的村民组合在一起,办过研学、农民丰收节、中秋一家亲等以文化为主的项目,举办春节活动时,还发动过村民粘灯笼,在村里串门,还把食品送到镇上。
我眼中,共同富裕是“文化和物质”双方面的结合,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是青年人建功立业的大舞台。
除上述12位学员外,还有不少企业家通过“乡村商学堂”找到了新思路,更好理解了业务和市场,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们积极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一产(农业生产)出发,延伸、融合二三产业(农业加工、服务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流程以及市场订单引入,引导农户种养殖向订单农业方向发展,从而帮助农民和渔民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
市场需求把握上,学员企业通过开拓C端渠道,获取终端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数据,帮助产地端更好地基于需求升级产品、调整生产方向、组织生产并完成封装,最终将产品流入市场。
组织协同机制和工具应用上,他们更有效地实现种养殖生产端的标准化和系统化,优化农户的种养殖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这些成果不仅让学员企业更加良性、健康地发展,同时为促进基层农户的增收和提效起到关键作用。
总结
自1986年发布以来,一号文件历经37年变迁。
一次次完善、改革,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指导性意见,回过头看,无论是产业链打通,还是产业改造、亦或文旅和共同富裕,都在迈向新的高度。
乡村创业者,奔赴前线之路必定曲折,只要坚定信念,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前途终将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