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那天晚上,大家回去的都很晚,寝室正常23点关门,小晴在寝管阿姨啰嗦的说教和记过的恐吓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寝室,室友们都已经熄灯睡着了,小晴稍微收拾一下后轻轻地爬上了床,瞥了一眼手机发现还有消息提醒,是部门群在道晚安,春春部长说他和安检部长打过招呼了,回去晚的所有人都不会记过的,小晴这才安心,物色了一个“拉被子”的晚安表情包发群里,关上手机睡去了,还是在被窝里最放松,私下黑暗,静悄悄的,听得到自己的呼吸,感受得到自己的脉动,自己是真实存在的,白天倒像是一场梦,热闹喧哗,在今晚新的梦境到来前被渐渐遗忘。
思政课是大学通识课程,对于多数非思政专业的同学来讲,这两节课的时间正好够刷部电影或玩几局游戏,小晴认为通识课是拓展专业知识、把握国家时政方针的机会,听一听总没有坏处,但这位思政老师满嘴的主义、制度、法律体系,干货太干了点容易噎死人,如果举点生活化的例子或讲点有意思的故事就好了,小晴被逼得不禁打腹稿骂起这位老学究,哪里还有开始的那股子认真专注的劲儿,看看学究老师脑袋上方,挂在墙上的钟表,还有半个小时才放学,真是太难熬了,索性加入看手机的大部队,小晴将手机放在桌子靠前排的位置,朝向老师的方向把书本立起来挡着。
打开手机部长群里一张小晴的照片映入眼帘,她穿着雪纺白衬衫把扣子系到脖子,宽松的下摆掖进绷紧的牛仔裤,这是新生报到时的照片,那是脱去高中校服的她给自己买的第一套衣服,缺乏搭配经验的她在照片上显得有些老成和笨拙,但当时小晴喜欢自己那样的打扮,她理想的形象定位是干净简约、青春清纯。此时室友小雅将一张报纸递过来,指了指新生入学报到的一篇新闻稿中的插图,原来自己那张图片是被选中刊载到学校的新闻报纸里了,好巧不巧,春春部长也发现了并在群里秀出了那张照片,小晴尴尬又无奈,发了几个逗号丢群里让老学长自己体会,但后面小尔、学姐也都蹦出来冒泡,小晴只好自嘲道:“用我的照片也不打声招呼,有点侵犯我的肖像权哈!”然而慢慢地看着大家为自己而乐,小晴倒有一种被关注的成就感,并且隐隐怀念这种感觉,尤其是群里重新归于平静时。
到目前为止小晴和部门每个人都不算熟络,何为熟络呢,就是说话不用过脑子也不怕得罪人,做事不用思前想后也不怕别人嘲笑,开玩笑不用掂量对方是不是反而冒犯对方……小晴这些在部门的人面前统统做不到,电影里那种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都是假的,至少在小晴看来都是奢望,大学的本质是独处,看似有很多机会去接触新朋友,但对于内向的人来说需要主动去抓的机会不如被动接受外界创造的理由,比如学院举办的讲座,班长组织的班会,大家不得不坐在一起,小晴坐在人群中,彷佛一群人在陪她。
因为要交团费,“百团大展”时小晴慎重地只选择加入两个社团,然而似乎都在交完钱后没了下文,英语社说好的每天晚上组织英语口语训练活动,但一直没接到通知,问学姐得到的回复是人数太多,需要按报名的先后顺序轮流参加;营养健康协会说是会教大家做水果拼盘、蔬菜沙拉等健康的美味,结果上次好不容易组织起来却在讲什么英语四六级的事儿。于是晚上的大把时间无事打法,小晴买了柚子在寝室啃,边吃边扒拉着手机刷朋友圈,隔壁寝室的几个女生去吃火锅了,漂亮的文艺委员和新男友又撒狗粮了,小尔正在校相声社排练元旦晚会节目……小晴看看QQ首页,除了团购群群主在发优惠券,其它群都很安静,也没有人给她发消息,每个人都在精彩地忙碌着,忙碌到忘记有她这个不熟悉也不陌生的QQ好友吧,“好友”不过因为某一件事偶然出现在通讯录里的熟悉的陌生人,那件事一旦结束没有下文,便不知何时会再次光顾彼此的聊天窗口,也不知何时谁已经删除了谁,也或许永远不知自己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