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诺曹》真的是一部极好的介绍新闻专业主义的影视作品(如果没有爱情戏份碍事就更好了呵)。远比我预想中有意思。
讨论新闻工作者的影视作品也可看过一些,不同的影视作品有不同的切入角度:《水门事件》、《对话尼克松》偏历史事件的,《News Room》是新闻实操与公众的知情度。《爱上女主播》讲主播们的爱恨情仇(2333333),《搜索》本想抨击记者们对权利的不正确使用导致无辜生命死去,但是故事讲崩坏了(陈凯歌你没想清楚就别乱浪费钱了哈)。
《匹诺曹》聚焦于新闻伦理。
第九集中,患有匹诺曹综合症(说谎会打嗝、做不了违心事)的女主角崔仁荷被派去拍摄道路结冰的情况。看着路人即将摔倒,她和小伙伴不忍袖手旁观,出手扶行人、砸煤灰防止他们滑倒。
拍不到行人摔倒的画面,回去当然会被主编喷。
「难道记者就要袖手旁观看着行人遭殃吗?!」
我记得大学上新闻课的时候,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照片:一条马路的一个水井盖缺了,记者就在路边蹲点等着拍骑自行车的人经过时人仰车翻。因为马路都泡着水了,所以从远处过来并不知道这里缺了一个水井盖。
这组照片出来之后,引起很大的争议:「记者应不应该这样等别人遭殃、拍摄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我猜,大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记者应该提示路人避免受伤吧?」
细心一想,可能又会想到:「不拍这些的话,普普通通下雨的画面好像也没什么好看的。」
嗯,矛盾来了。
——对。就是这样。
崔仁荷回到编辑室,被主编斥责了一番:记者排除那些画面,让市民看到,他们就会知道要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不然就会摔倒。政府部门的人员看到,就会知道要去各个容易结冰的地方铺煤渣、及早清理冰块,免得市民受伤。但是如果你们什么都没有拍到,全国的市民就依然会一个又一个地摔倒。
将涉及公众安全的现状广而告之,就是新闻媒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啊。
另一个问题,跟
剧中,男主的哥哥奇载明,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一个陌生小弟弟,就成为了被世人爱戴的对象。
(普通市民对他的追捧有点过分啊,在路上围着他求签名拍合照。是韩国人的追星文化使然,还是编剧为了烘托气氛而作夸张处理?)
13年前跟他有过交集的李记者,知道奇载明有可能会伤害到女主角和她妈人。电视台的一个晚辈觉得,奇载明冒死救人、应该不会伤害他人,他还说,刚好是李记者拍下救人视频、令奇载明成为英雄,怀疑自己推成英雄的人会伤害别人、不是很矛盾吗?
李记者说:“那天你和我所看到的,只是那个人人生中十分钟都不到的一段时间。我觉得这反而是更危险的,就用区区十分钟来判断那个人。”
这里就涉及记者的预判了。
在大量情况下,作为一个普通人,是很难做到完全客观中立的。在接触一件事、并且接收到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时,一个人必然会根据感觉或者逻辑作出一些判断,让整件事显得合理。
合理不代表就是事实啊。
奇载明舍身救人了,把奖金也买礼物送给孤儿院的孩子,大家就觉得他在这件事以外的生活也是同一个面相。
我记得社会心理学好像是说,由于我们掌握的信息有限,很难、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了解一个人,所以就会把已有的信息作为对这个人全方位的感知:他在大众面前彬彬有礼、很绅士,就会判断他在家里也是一样对待家人;他做很多坏事,那么他做任何好事可能都是不怀好意的。
我们也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报道新闻的记者就不能这样的。就算当事人做了一万件好事,你还是不能100%地判断下一次他是做好事还是坏事。
其实奇载明的过去也有一些斑点。他在中学时曾打架滋事,在其中一集,一个记者说(大概意思):他现在这么受欢迎、人气这么高,这些不好的就别提了,而且读书的时候很多人都这样。
读书时打架滋事其实不算是严重的问题。但是没有报道出来,就等于维系了他完美的形象。让大家以为他过去做的事情全是好事,预判他下一次做的还都是好事。
没有人出来告诉大家,他不是完美的,他也是一个中学时期会打架斗殴的、不是只会做对的事情的人。
纯粹的事实,如果没有影响力,确实难以构成新闻。所以记者们就会去筛选、整合一些能产生影响力的素材,成为新闻。
当一些素材没有强大的影响力的时候,可能就会,丧失了被传播的机会。
题外话---
这部剧的部分新闻人的新闻观超正的。编剧是否美化了现实?还是说,其实还有很多人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