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七八十年代,家里子女六七个的不在少数,农村一家都是以有儿子为荣,认为只有儿子能光耀门楣,更能传宗接代。
我认识的一家手上有六个姐姐,好不容易盼到儿子出生。在农村,女儿养大了就是别人家的,自然而然全家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小时候孩子们吵吵闹闹,首先被训斥的自然是女儿,对儿子百般呵护。打怕打疼了,骂怕骂狠了。爹妈够的到的事情,爹妈揽了。爹妈够不到的事情,几个姐姐顶上,几个姐姐顶不上的。合全家之力也要顶上。
几个姐姐为了贴补家用,早早辍学工作。姐姐们工作后,留下的儿子读书嫌枯燥乏味,也想要跟着去体验一把外面的滋味。工作的路径自然是要求姐姐们来找。
跟着大姐大姐夫怕累,嫌弃脏乱差,不到两个月就打到回府,中间还在外面葛优躺了一月有余。
跟着二姐二姐夫,回来控诉二姐二姐夫对他太过严厉,又是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三姐嫁到外地,远嫁的女儿万事靠自己,委屈时,娘家在远方,眼泪在心上。无助时,姐妹在家乡,朋友是从前的。本就孤立无援的,来了个好吃懒做,一到就让婆家嫌弃的,立马决定轰走。
到四姐五姐家,人家上有老下有小,托家带口本就不易,又来个拖油瓶。好吧,勉强收下,只是人家在赚钱,忙着养家糊口,他跑到外面一个网吧一蹲就是几天,杳无音讯。着急上火的报警,害的老家的老爹过来帮忙找。总算几天之后。他在外面,断粮,断水灰不溜秋的回来了。
老爹第一次知道这儿子要管教,再不然就出格的没边了。上来就是一阵狠踹,嘴里机关炮似的开始像他扫射:不争气的东西,不懂事的混账等等张口就来,想来是积怨已久!
好了,再恨铁不成钢也是自己盼的儿子呀!怎么着也轮到六丫头带她出去闯闯啦!
可人家六姑娘六姐夫做的是高精技术活,看起来高大上,人家也愿意耐心教他,管你是笨呢,还是懒呢!可也得他愿意学呀!
好吧,一圈下来,老爹压着女儿们来安顿儿子,女儿们都觉得他烂泥扶不上墙,女儿在婆家忍着被有心人看热闹的羞愧,女儿们也有家要兼顾,女儿们家里被闹的鸡飞蛋打的,心里怨言颇多,只是敢怒敢言却没效果!
“老爹就这么一个儿子,你们六个姐姐一人分担一点,总得帮他找个媳妇吧!不然二十好几的儿子娶不到媳妇,岂不被人笑掉大牙!”
姑娘们感慨:“像他这样的人,就算给他娶个媳妇,将来也是留不住的,别到时候人财两空。”
老爹觉得,再怎么也比娶不到媳妇强,怎么着也是娶过媳妇的人,总比人家笑他家儿子一辈子打光棍强吧!
最终一番商议,老爹做主用自己种地的血汗钱,在镇上给儿子买下了一套房子。接着就张罗着给儿子相亲,将来让他媳妇来管教他。一无是处的儿子,唯一相亲的优势就是:他有六个姐姐,不愁没钱。结婚一个姐姐借一万就是六万,送礼一个姐姐再送一万就是十二万。剩下的还有新人拜茶钱,一个姐姐五千,看看一来就是十五万。再加上给女方上门钱,彩礼十几万。多么可观的数字呀!
别说这个账算下来,他倒真相中了一个姑娘,回来就告诉父母:“人我是看上了,娶不娶的回来就看你们的了”言下之意,他就只是个甩手掌柜。多有范,多潇洒,多简单的一个新郎呀!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结婚必须父母来扛的?
集全家老小之力,他分文不出,一力不使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把媳妇给娶进门了。
新媳妇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老人还要找人给她打牌,耐心的伺候着,他倒跟媳妇相互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杠上了,急的老父老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他出门一没挣钱,二就是一出去就全没音信,再回来的时候同样是两手空空。
老夫老母就想着儿子没出息就加倍的对媳妇好。可是最终人家放出话来:“你再不赚钱回来,到时候我们就直接离婚。”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真的很沉重!如此下来,从小父母一味的娇养着儿子,小时候对儿子宽容,放纵,维护,长大只会养出个没有担当,不懂的责任,认为父母理应为他料理所有事情。半点不知道疼惜父母,半点不知道体谅姐姐们的为难。父亲母亲可有替女儿们想过。对女儿们尚且能放心让她们在外独闯四方,怎到儿子身上就不行了呢?总怕他在外面吃了苦,摔了跤了。难道就不怕女儿们伤了,疼了吗?这不是还有句方言叫:“摔了肯长些吗?”
同样是子女,父母身上的衣物都是女儿们添置,父母的病痛,是女儿们过来嘘寒问暖的,母亲身上的首饰是女儿们记挂着买的。看着父母日渐苍老的容颜,逐渐衰弱的体格,是女儿们疼惜着父母的辛苦,在看望父母时,抢着为他们多做点,只是希望父母可以歇歇。
而几个女儿在婆家各家有各家的难处,那些女儿们各种艰难拿出来的钱,各种恨铁不成钢的帮扶着弟弟,若是留住了给弟弟娶的媳妇还好,可是没能留住,让她们情何以堪。
我也想知道父母到彼时,又当作何感想?
如果当初对待女儿的时候稍微柔软一些,女儿会不会更幸福一些,对待儿子稍微更严厉一些,儿子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