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那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的目标要求,我们在学校语文学科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不断进行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拓展课程为辅,语文学科节为延伸,语文社团为补充的语文课程体系建设。
一、学科价值观
围绕学校“绿色成长”教育的文化主题,我们确定了“绿蕴”语文的主题。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底蕴的课程,它以其独特的文字美,音韵美,情境美影响和感染着人的灵魂,传承着人类的历史文化,传递着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文明,丰富着学生的语言生活和思维创造。我们提倡的“绿蕴”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润物无声的熏陶之下,涵养自己的言语生命,丰盈自己的思维品质,丰满自己的审美创造,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以语蕴情,以文化人。
二、学科课程理念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无论是语用能力的培养,还是人文情怀的养成,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说 语文是一个慢学科,只有通过长期的积淀才能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的“绿蕴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长期的浸润之下逐渐丰厚文化底蕴,具体而言:
1、“绿蕴语文”是以生活为底蕴的课程,我们倡导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我们不唯教材,唯教参,要挖掘日常生活为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表达,去运用。
2、“绿蕴语文”是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课程。“绿蕴语文”要回归自然,顺应儿童自然本性和成长规律,充分尊重学生在家庭、智力、健康、年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方案,让他们在“慢”中真正体验浓浓的书香,感受到语文对生命的润泽。
2、 “绿蕴语文”是丰富学生言语底蕴的课程。语言是人类最深最美的标记,有了语言人类文明才有了飞跃,人与人之间才有了精神的交流沟通。“绿蕴语文”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入手引领学生阅读、吟咏、积累、表达,将语言的缕缕芬芳融入学生心中。
4、“绿蕴语文”是丰蕴学生精神成长的课程。语文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的使命,也肩负着唤醒灵魂润泽生命的责任。我们在语文课程建设中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目标,积极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因素,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充分感悟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美好品质,为学生成长打亮生命底色。
三、课程建构
课程主要以国家课程、拓展化校本课程、社团课程、“绿蕴语文”学科节四方面组成。
国家课程主要从保证课时,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入手。依托学校名师工作室—学科组—教研组开展“五课工程”提高课堂效率。
拓展性课程根据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五方面分类拓展。分别设定为绿蕴习字(午写)、绿蕴阅读(晨读吟诵经典和每周一次整本书阅读)、妙笔生花(童诗课程)、妙语连珠(课前三分钟)走出课堂(研学课程)。
语文社团课程主要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校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主题式项目式学习。
“绿蕴语文”学科节根据年度主题由各年级组设计开展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
菁菁校园书香蕴,绿色成长悦读随。我们进行绿蕴语文课程的建设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进行的校本化探索和实践,惟愿师生一起亲近母语,触摸母语,在生机盎然的语文百草园中尽情汲取养分,努力扎根,不断丰盈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厚积薄发,让中华文化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