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微博,看到某博主写了职业危机的话题,他写道:
“在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工作,35岁之前当不上科室主任,45岁之前当不上处长级干部,人很难跨过年龄限制,跃过中年危机。”
其实,这句话很在理。我是北航毕业的,大部分同学都在国企工作,如果30岁左右没担任过科研组的负责人,越到后面,难免出现中年危机或是职业危机。
就比如在北京,找一个国企工作,就业门槛基本是985硕士,而且一批就有50来人。然而,一个科室只有一个主任,一个单位只有一个总经理,这些职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坑位是否是你的?真的很难。
首先,这个坑得有空位的可能性。比如你的主任只比你大10岁,且没有太多可升迁的可能性,此时你得熬到退休,坑也未必腾出来。绝大多数,你到40岁左右,将有很大的职业危机感。去也不成,留也不是,非常尴尬!
其次,这个坑近几年就能空出来,但填坑的人是否是你?就比如,一个大公司,科室里跟你年龄相差3岁左右人,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少说也有几十号人。这些人,有的有背景关系,有的学历比你强,有的能力比你强,要拿到这个坑位也是极其困难的!
最后,你在30岁之前,完全可以意识到自己有没有占坑的可能性。如果你工作了5-10年,从没担任过任何项目负责人,从没参与科室或者公司的重要会议,人脉资源也一般般,大概率是你的职业生涯也就如此,到了中年肯定出现危机。
当然,职业危机谁都会遇到,关键是你有没有先知先觉,抑或者提前想好对策。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社会责任极大。我们不要期望40岁以后再转型,如果年轻时预料到危机感,越早布局越容易跃过中年危机。
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走上了创业之路,一个原因是如今国内发展迅猛,涌现出大批机会;另一个原因是年轻人进入职场3年左右,就看到职业瓶颈期,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跳出来博一博未来。
创业很难,难到超过你想象。公司小的时候,每日想的是如何找到现金流,让公司活下来;公司稍大些,想的是如何稳住团队,让小伙伴都能获得成长和收入增加;公司巨大时,想的是如何让公司持续,甚至做成超过百年的知名公司。
人生,说到底是一场体验,没人喜欢一成不变,但现实是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让你难以做出改变。
我特别建议年轻人,30岁之前,如果感觉职业天花板明显,赶紧想破局之道,否则5-6年后绝对会遇到危机。那时候,想留没前途,想走逃不掉,异常难受!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工作2年左右,公司高管告诉他:等你混到我这个职位,年薪50万+,在广州生活就好一些了!
这个朋友心想:我要混十几年,也不一定能混到你的职位,况且即使混到你的职位,我在广州也买不起房!索性,他直接离职了,开创了自己公司。
如今他公司流水几千万,早就在广州买上了房,过上了很多人艳慕的生活。
我特别喜欢读《霍光传》,这个传记给了我最大的启发是: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你看到了职业瓶颈,仍不当机立断的话,等待你的只有恐慌和焦虑。
职业危机,谁都会有,关键是预见危机的能力,以及逃脱危机的执行力。希望你有个好职业,好人生,顺利穿越中年危机。最后,让我们一起进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