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不要住在城中村(一)

老家在十八线小县城,回家这一阵子,还是有点不习惯。每次过马路的时候会小心翼翼,前面是绿灯,也要左顾右盼的瞧仔细才好过马路,总是有些电单车会突然窜出来。而在深圳会轻松许多,过马路心里不用这么吊着,总的来说还是有些不习惯。除了交通,还会有些其他方面的不习惯,比如:在深圳觉得自己还是个青年人,回来会觉得像中年人;在深圳坐扶梯都会尽量靠右,在家里好像不尽是这样...这几天来,自己一直在适应这个环境!现在自己的处境好像是“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原因很简单——环境能改变人,人很难改变环境。

深圳有很多城中村,村子里有很多单身公寓,大部分在这里打拼的年轻人都会租住在这里;另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租住在小区商品房里。前阵子,朋友阿蒙跟我说,想明年换个居住环境。当时,我给他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环境,现在我认为当时的这个建议是错误的。

其实,居住在城中村的年轻人与居住在小区房的年轻人思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居住在城中村的年轻人更加偏向于居住性价比高的环境,居住在小区环境的年轻人更加偏向于居住品质的环境。城中村环境相对小区环境会差些,长而久之,在这里会慢慢养成与这个环境相适配的行为,如果将这些行为带到更好的环境里,会发现这些行为不被接受。就像学习过程中,在学习氛围松散的环境里,人容易放松;而在学习氛围紧张的情况下,人容易被氛围驱使,会主动去学习。环境对人的驱动,甚至会超越个人习惯的影响!在环境面前,学习的自律性已经不显得重要,环境会像一根鞭子,鞭策老黄牛前行。

在进入环境前,应该有一杆秤!秤是一个标准,用来告诉自己喜欢怎样的环境,倾向于怎样的圈子。深圳是一个圈子,老家是一个圈子,北京是一个圈子,上海是一个圈子...你更喜欢在哪个圈子里生活工作,就把自己投入到哪个圈子里去。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就先进入这群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城市工作的外来人口,大部分都有住城中村的经历。无论是在高大上的北上广深,还是二三四线城市,城中村都是不可忽视的重...
    观明365阅读 1,907评论 0 1
  • 城市里的蜂巢——城中村。 我曾住在深圳白石洲的城中村。一条条挨得几乎只能容得下一个人走的过道交错在毫无设计感可言的...
    長島冰茶_阅读 1,011评论 1 7
  • 太宰治的自傳體書札,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絕望。他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中,借由小...
    水瓶儿_819b阅读 944评论 0 1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
    哥舞青春阅读 805评论 0 0
  • 网红与直播 1、“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模式确实溜,另外如果能再延伸就更棒了。 案例说明时说到了洪荒少女的事件,就...
    阿拉斯加阅读 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