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坐忘书房(1)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一一学兵法,每课必提,警示于心。
«孙子兵法»第三讲 形篇
1. 形,静态,军事实力及其外在表现。
实力
(1).本身的实力
(2).自己想给别人看到的实力
(3).别人所看到你的实力。
老子曰:"光而不耀"(«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人在顺境,得意之时,要牢记"光而不耀"的告诫,既不要过度地炫耀自己,也不要以强光耀眼他人,以平常心低调做人。善懂兵法的将领,军队实力很强,但表现得很弱。
2.创造自己不为敌人战胜的条件:
(1).自己准备工作做好,各个方面的布局、规划
(2).观察局势、形势,等待时机到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结合
3. 关键句: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1).待时、待形,"待"只是一个动作,本质是观。
看待时机的能力,"观"来自于内心的清静,保持足够的清静,需要个人有非常高的素养,才能不被对方乱。
(2).具备清静心。
(3).以清静心观察时机。
(4).观注点放在自己,修己为本。自己实力强,才有可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多多锤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胜的过程中,对照看别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到,规律对照,此见是客观见,而非自己的主观见。
(5).以小见大,才是真正的观。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而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
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利可以预知,却不可以强求。
攻敌方的弱项,拒绝打硬仗,乃善攻。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4.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一一告诫人不能狂妄自大。
5.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善于用兵者打了胜仗,既不显露智慧之名声,也不表现勇武的战功。德行深厚,心自安宁。
6.立于战争中优势地位的对策:
(1).修道而保法。道:上下同欲,法 : 法制。
修道修仁心,修的是将、士的和,将、士之间的和修出来,将领有道才会爱民如子,才会有和。
造就举国上下一致,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夺取战争主动权。
(2).从心从力
内在没有矛盾,敌人才不会有可乘之机。
修道在修和,从心。而保法是在保证强,从力。
(3).敌我双方实力进行认真的综合对比分析。
(4).分析战场形势变化,采取相宜的攻守策略。
取胜条件具备时,采取攻势
取胜条件不足时,采取守势
7. 善用兵者,营造自己的形
(1).打造自己的形
(2).观别人的形
(3).判断别人的形
8.兵法基本原则:
(1).度,度量土地面积
(2).量,计量物质资源
(3).数,计算兵员多寡
(4).称,敌我双方实力状况衡量对比
(5).胜,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成败。
«孙子兵法»核心: 知之者胜。
万不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