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霸与学渣
曾国藩比洪秀全大两岁,可以说是同龄人。
曾国藩和洪秀全两个人早年走的路差不多——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考下去,考上为止。
但是,洪秀全考了四次都没能再进一步,最终学历只能是秀才。而曾国藩二十三岁中秀才,次年中举,二十八进士,接着十年七迁,成为二品大员。
2.打工与创业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火速实现了上市,成功定都南京,入城时那叫一个气派和恢宏:尘土飞扬,旌旗蔽空,六十四人抬的大黄轿,后跟三十六娘娘。这气场这排场,创业成功者也。
曾国藩是大清王朝的这家大企业的打工者,在家丁忧期间,曾国藩奉命团练,镇压匪乱,由于严刑峻法获得了“曾剃头”这一外号。此时的曾国藩是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一个是正统教科书级别的科举出身,博览群书,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一心为国,终生奉献的老学霸;一个是屡考不中,索性破罐子破摔,挑战制度,想要超越自我改变世界的略带中二特性的逆袭学渣。
二者可谓原本同道,同是读书求功名,最终却不同路。
3.心动与心静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定都天京后的洪秀全,不思进取,不上战场,整日在天王府沉浸于女色之中,每日所想皆是如何获得更多美女。心浮而燥也。
给皇帝打工的曾国藩只知尽忠职守,努力维持日暮西山的清王朝。
除此之外,曾国藩治学不主门户,善于贯通各家学派,唐鉴有一次告诉他,最是“静”字功夫要紧,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你也不明,都是浮的。
心静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有静气的人物,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大事。
面对权色声欲诱惑的洪秀全,心动不已。
而面对乱世的曾国藩却选择了心静。
从他的日课便可看出:
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贰,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日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共计十二条
极度自律,当属曾国藩。
向曾国藩学习,极度自律,心静所蕴藏的力量你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