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平凡而又荒芜的少女时代,记忆中并没有什么值得深刻的美好体验。只有简单又重复的学习,按着进度走,就轻松不费力地拿了第一。那么然后呢,我陷入了更大的荒芜,我好像从来没有怎么特别努力地做过什么,生命中并没有那种让我强烈地想要得到的东西,至多,就是在看着漂亮的衣裙时,囊中羞涩,妈妈一脸急不可耐地拉着我赶紧走,于是,我只好告别那样的美好,选一些差的便宜的替代品。但是那种对美好的渴望还是隐隐地刻在了心里。
那么我这点小渴望又是从哪里萌发的呢?从小学四年级接触第一本言情小说开始,我就的阅读欲就一发不可收拾,是呀,在那样贫瘠的岁月,没有网络,也没有旅游,我唯一能够接触到的更广博的世界就是书籍。虽然大多数是一些闲散的口水读物,但是也基本构建了我对另一个完成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精致世界:在那里面,善恶是分明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单纯值得一切爱与赞美,更重要的是女主角是开了挂的。当然,这些在当时的我看来天经地义,而且,我安稳平淡的学生时代,并没有什么波澜去挑战这份脆弱的价值观。
直到大学毕业,走进社会,一开始我凭借聪明的头脑和踏实的努力,很快得到提拔和重用,可是处在行政那样一个很低平台,即便坐在ceo决策的会议室中,我仍然清晰地认识到,我只是一个配角,一个随时都可以被替换掉的小人物,在这里,我没有自己的价值。我从来没有那么渴望过要去业务的主线,要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那么我才算在职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我想要的回报。后来我去了猎头公司开始做业务,很快巨大的受挫让我很快放弃了这份工作,选择了安稳的体制。现在想来,我的能力还停留在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上,我的缺陷就在于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和沟通,以及对他人决策的影响力,或者说对他人利益点的把握,我始终还是停留在自己的安全世界,不愿意走出去接受现实世界的挑战,当然也无法获得现实世界的丰厚回报。偏偏我又无法割舍对美好物质的贪恋,于是陷入如此两难的境地。
我不愿对现实世界作出妥协,却又想得到现实的物质回报,没有拼爹的资源也没有主角的运气,我凭什么?难道还是学生时代那样,轻易地让自己忍下委屈,甘愿接受次一点的替代?能够甘于平淡生活也是一种能力,而我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现在经济上跌入谷底,工作上又进入到瓶颈期,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只想逃避,如果能像乌龟一样把缩进厚厚地壳里,那该多么好!
如何才能做到我心不动?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宽容悦纳平静的情绪,工作只是解决问题而已,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当一个无所事事的普通人员,那样也不比现在的情况差呀,尽力做吧,不抱怨,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家人和朋友。就算是垃圾,也要含着笑默默消化掉,做一天算一天,想着自己也许明天就解脱了,那么今天就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这么多年来,寻寻觅觅,兜兜转转,过尽千帆终不是,每一次的选择不能说不是认真慎重,重复考虑了利弊,结果依然是枉然。现在回头想来,我算计了所有的利益,却忽略了本心,如果不是心里认同的,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即便站到权力的位置也是缘木求鱼。如果不能对目前的环境妥协,扭曲自己去迎合权力与利益的舞台,那么就不能寄希望于出现一个理想的领导来帮你化解上端的压力,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这样的事可遇不可求!人最终还是要把希望落实在自己的双手双脚上,把重心放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一个让自己舒适的立足点,这才是能让此心安放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