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ik Tok “难民”涌入小红书,一打开首页,我以为我穿越了,满屏的外国人自拍照or外国人和猫的自拍照,还有蹩脚的中文or全是英文,点开一看,ip全是美国……
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搜了热点才知道,Tik Tok在美国即将下线,而近1.5亿的粉丝为了发泄不满情绪,转战中国的另外一款社交APP,这一战,小红书承担了所有。
泼天的流量说来就来,相信小红书团队应该几天几夜没合眼了。
作为产品经理,第一时间反应到的是,如果我作为小红书的PM,这么多用户涌进来,哪些需求是紧急且必要的呢?
BTW我没做过社交类app,所以以下内容都是自己假想的,也欢迎各位PM交(tu)流(cao)~
需求一:翻译功能
优先级: P0
大批外国用户的涌入,让国内外用户的交流成了最大的问题,虽然两边的网友已经尽力在用翻译软件交流,但是对于一个社交平台来说,确实损失了很大的用户体验。大家纷纷在呼吁小红书赶紧出翻译功能,毕竟google翻译出来的东西有时候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啊~玩梗都get不到,失去了乐趣。
好在,中国的互联网速度之快,令美国网友第一次被震撼!截止1月19日,小红书已经更新了翻译功能,而且我试了一下,连拼音都可以翻译出来,非常精准,给小红书团队点赞!
需求二:安全策略
优先级:P0
每个社交平台都肯定会有安全策略平台,相信小红书之前的安全策略主要是在国内互联网的背景下,针对的也是国内的策略。现在国外用户激增,对安全策略平台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比如是否有发违反平台健康规定的英文内容、套取国内机密信息、违规交易等等。
平台安全性、合规性需求向来都是重中之重,这两天刷小红书,其实也看到有国内网友自发的在评论区提醒不要发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如地图、办公场所、机场等信息。从这一点上其实也能看出来,确实小红书的用户群体相对来说素质较高。
需求三:运营活动
优先级:P1
但凡做过互联网的人都知道,运营分为:拉新、促活、留存、转化、传播。
这一次,“拉新”可以说完全不需要运营团队做什么了,流量的涌入是小红书被动在承接的。
而“促活”似乎也完全不需要干啥,一堆外国网友主动涌入后,是有一定的蜜月期的,我点开的所有新号,几乎平均一天发两条内容,非常活跃。
那么新鲜劲儿过了,新的用户还会留在这里吗?再进一步,新的用户会在平台消费吗?这就要打个问号了,所以也就要看接下来平台是否会在“留存”及“转化”上做一些活动。
比如,发布一些创作灵感或者打卡活动,让新用户积极参与进来。
其实,这两天,小红书的外国网友已经从最开始的cat tax、两国对账,演变为跳科目三、做西红柿炒蛋、鸡蛋羹、冰糖葫芦了……
似乎运营团队啥都还没干,新用户已经自己玩起来了。
在这个时候,如果平台能够推出一些官方活动,甚至扶持一些IP,对后续的“传播”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了。
当然了,对于商城这块,肯定也要有对应的海外电商配套完成用户的付费转化。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了,也期待小红书越来越好,持续关注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