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快到了,婶子大妈们三个一组,两个一对商量着烧南瓜锅盔,村里到处炊烟袅袅,馍香轻飘,热气腾腾。
馍馍躺在烤炉里的间隙,热心的王婶告诉大家:5年前派到我们村的工作组中有一个中等个儿、身材微胖、整天笑眯眯的、慈眉善目的杨主任,前年老伴儿因病去世。半年前听说了春燕妈的事情,说那么贤惠、善良、勤劳、厨艺又好的女人怎么那么命苦。最近给王婶带话,想跟春燕妈结个伴一起过日子。大家一听,这是好事啊!免得在这天天受气。
热心的婶子们,赶紧帮春燕妈打听对方详细的情况。王婶真是个热心人,大家感兴趣的她都一一做答。那个杨主任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在北京成家了。在这一点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而且也不需要去做老保姆,人家孩子也已经上学了。杨主任已经退休了,家里有楼房一套,退休工资四五千,人脾气好,身体保养得也不错,花钱也不小气,杨主任说了,只要春燕妈能同意,每个月交给他2000块钱的生活费,过年过节,子女都可以去他那团聚,农忙时节想给女儿们帮忙他也支持,现在就等春燕妈一句话。
大家一听,都说毕竟人家是当过领导的,做人大气,听着也心里暖暖的。春燕妈终于能过几天舒心日子了!
大家就商量着等八月十五过了,忙完这阵子叫春燕妈妈来说说这个事儿……
中秋节的清晨,早霞满天,好像是和月亮商量好的,一大早霞光先出个彩头,就在天边画了一大幅多化万千的油的画,大有凡高画的气质。
早霞正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春燕妈和王进又开始掐架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各自做着自己的一份事儿。
八月十五一过,大家都忙着收秋田,一星期过去,农活稍消停,张婶就向王婶打听撮合杨主任和春燕妈的事进行咋样了?
王婶一拍大腿说:“哎呀,最近收秋田,70岁的婆婆又病了,忙得脚不沾地,咋把这事忘脑勺后了。” 边说边起身:“你们在这先聊会儿,我现在就去找春燕妈,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想法,帮老姐妹合计合计。”走了三步又回头问:“我这六七天都没见到她的面,这几天再掐了没?”大家都面面相觑。突然发现最近都没有见着过春燕妈。
大家先是一惊,进而敲门没人应,问邻居没见着,大家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终于等到晚间王进醉醺醺地回来了。见桥头围着一伙人问他话,他打了个机灵,先甩甩头努力保持清醒。
待听清问题,他烦躁又一脸凶相地说:“她说她受不了了,去春燕湖南姑妈家了。又不是你们家人,闲着没事撑的。”说完扬场而去。
在摩托车飞驰而过的一股尘土中,大家满脸都是疑问:姑娘们都农忙时节,还要按时按点给上学的孩子做饭,不可能陪她去。她大字不识一个,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坐过火车,连省城兰州都没去过,她哪里敢去湖南。
大家伙立刻联系了她的本家,一通忙活,终于打通了湖南姑妈家的电话,可一问根本没有这回事。姑妈也是70多的人了,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哪里还能帮衬别人?
从此她从这个地球上蒸发了,音信全无,杳无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