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虽多 菊花常残

#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05

说到找话题,对我而言并非难事,因为我研究的领域是心理和育儿,平时太多值得写的话题了,只是怎么写好,很难。思考的深入和逻辑的缜密是我还需要精进的部分。

我介绍一些我找话题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日记

我的公众号叫“球球的日记本”,开始做日更,我想的就是每天记录我的育儿心得。写日记的时候,我会更有意识的生活,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是不是值得写,都在心里酝酿发酵。一开始还担心每天发生的事情差不多,没得写,后来发现每天都有事件值得写。我觉得任何引发情绪的事件都值得被珍惜记录下来,最后你拿出来看看,这些波澜下面总有你想表达的东西。

比起亲妈还是应该选择跟婆婆一起带娃》

如何让孩子秒睡?

吐槽

家里有长辈,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也不能明说,那怎么办?写文章发泄一下。其实吐槽也需要结构化的思考,怎么找到槽点,怎么论证,对方反驳了怎么驳回去……跟准备辩论赛一样。这点多看《奇葩说》会很有帮助,你会发现生活随处是槽点。

我希望我老了不要变坏

爷爷奶奶请对我放下枪

支持

除了吐槽,也有为我想支持的人发声的时候,表明我的立场和态度。我讨厌谁、我喜欢谁,都可以成为话题。

关于教育,我们不能只做甩手掌柜

我只想安静的做回哺乳动物

热点

XX明星出轨了,谁和谁又开撕了,甚至看个电影,也可以作为话题,就看你能在热点中发现什么,找到独特的角度也好,传递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观点也行。

微信的文章普遍喜欢用这种话题来抓眼球,不过大部分观点或内容,都没什么营养。

我觉得也不要为了追热点而追,而是你真的对这个话题有了深入思考,表达出来,借热点的势能进行传播。如果是水货,大家看看也就算了,并没有二次传播的效果。

霸凌,孩子你到底跟谁学的?》

父母别误杀了“比利林恩”式的天才

感悟

这是我近期写的比较多的主题,对自己的深入剖析,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参加工作坊收获了什么……

一个上完就忘光的工作坊却让我打开一扇新的门

从上台胆怯的乖女,到高自我价值的暖女,学习萨提亚这4年,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笔记

我还写过参加工作坊的总结,通过我的梳理让没有来参加课程的人也能通过我的笔记有所收获。

0-7岁,对孩子最重要的是……

比科学育儿更科学的是……


干货

有段时间我致力于把高深莫测、枯燥无味的心理学技巧介绍给小白看。干货最怕就是别人看不懂,所以怎么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对读者有用的信息是值得思考的。

新生儿的心理需要

催眠技巧之婴儿应用

联想

如果你牟定一个大方向,你会发现无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可以结合到你研究的主题上来。所谓大道相通,殊途同归。有段时间我不管看什么文章,学习任何优秀内容,都觉得跟育儿有关。

爱智求真,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理念

教育孩子,现代社会居然比传统社会更加矇昧

以上是我找话题的一些经验总结,并附上了我的一些文章示例。不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里有很多文章我都还不太满意,草稿箱里还有十几篇写残的文章没有发表,有待慢慢雕琢。


喜欢你就关注 有用你就赞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