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创业公社韩老师发了有关企业战略规划的群二维码,发现自己还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有关战略的活动,当即扫码进群,很是期待~
记得上班的时候,每年每月只关心完成了多少业绩,对很多事情不关心也不了解。刚创业的时候,也经常听到有关战略和战术的话题,当时对这两个词也不是特别理解,战略是什么?战术又是什么?记得当时也不好意思问到底有啥区别~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渐渐明白,战略是布局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目标,战术是为公司的战略服务,达成目标。
虽然略知一二,但是战略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又要怎么制定战略,不是特别清晰,所以看到相关沙龙,立马报名,希望听下专业人士的分享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启发~
整个沙龙40~50分钟,我快速的花了大概20分钟时间听完,对于如何制定战略规划有很大启发,老师清晰的给了几个步骤,当时看到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之前有些事情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根据经验摸索出来的,而且是边做边看,并不确定会做的如何,原来是可以套用这种模型的。
老师给出制定战略的方法是,找目标,拆路径,定任务,给动力。当时一看到这几个字,内心很感叹,原来是这样的,之前上班我所处的位置就是定任务,给动力的阶段,公司给我们分配任务,再数数完成任务可以拿多少提成(这就是动机),对公司的目标,战略不关心~而找目标,拆路径,这些工作是经理和老板在做的事情,套用这个模型,对之前的经历突然清晰了起来~
对于几个步骤,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思考:
1、找目标
目标排在首位,说明是重中之重,一般都是由公司老板和核心骨干共同商讨完成,可以想想一个公司的管理层,为啥总是有那么多的会要开,公司的目标往往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就能找到的,而且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总结出来的~
2、拆路径
找到目标,完成的路径是什么,这个需要去拆解,大目标细化成多个小目标,再去拆解达成小目标需要路径,例如一个公司的各个部门,部门下面的各种项目组,按拆路径的思维去看,他们就是达成目标的各种路径~
3、定任务
拆完路径,给每个路径明确定下各种任务,比如考核KPI,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人~
4、给动力
完成那些任务有什么好处?工资,奖金,荣誉,各种福利,谈梦想,这些都是动力呀~
这样分析,发现每个公司原来都是这么运作的,课程中老师说: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以上几点,我看到了一点运营公司的本质~
成熟的公司会不断的完善以上工作,那对于初创公司,没有团队,创始团队能力也有限,那又要如何制作战略规划,老师提出三点:产品,客户,渠道,每天想着三个问题,思维就清晰很多,一些琐碎的事情不干就不干,可以清晰的知道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参加完沙龙,思考自己今年的计划,觉得可以套用初创企业的模型。
工作上:定一个目标,挣多少钱,分析客户画像,客户从哪里来,需要多少客户可以完成目标,自己找还是渠道合作,开发客户需要哪些能力~
生活上:找对象……
总结完后,对今年的目标又清晰了很多,刚听完,本来想晚点再总结,但是以往的经验直觉告诉我,课后能立刻总结是最好的~
战略规划这个词,不陌生,但今天通过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现在疫情在家,不能出门,反倒是很好的机会静心下心来深度学习和思考,感觉很踏实~
2020-3-08 23:16
深圳塘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