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完成了自己人生必经路上的壮举,孕育了一个新生命。这个让我怀孕40周,经历了两天两夜阵痛,不紧不慢赶在十一月感恩节到来的礼物,让我在人世间又多了一份爱的牵绊,注定会在我的生命之网上,交织成那个最重要最与众不同的点之二。他让我在世间又多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母亲。
他是那么娇小柔弱,完全信任你、依赖你,你像呵护初开的娇嫩花朵和春天里的新芽一样,怎么爱护都不够。他每天给你上演成长的惊喜:第一次对你咧嘴大笑,第一次啊呜啊呜、咕咕地对你说话,还有那憋嘴的委屈样......都可爱至极。上一秒还在憋嘴哭,下一秒就眉开眼笑,或者笑着笑着就哭出了泪花,让你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夏日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看着那么娇小的生命,为了吃奶,真是要动用全身的力气,吃着吃着还要发出huhu的累声,你才切实体会了吃奶的劲儿是多么地费劲儿。
在成为母亲的这条道路上,剧痛是第一道关卡,我们孕育一个新生命,是自己对美好的选择,只是这个选择必定伴随阵痛,我们为着自己的选择,英勇地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士气去抵挡。人们都表彰母亲生的伟大,而我们宁愿不要这样的伟大。
成为母亲不易,其一便是要克服精神和肉体上对未知巨痛的恐惧,勇气最可贵。
看过很多描述生娃痛的感受,有人形容是万马脚踢肚子,有人形容如断骨20根......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到疼。现在,我终于有资格来形容生育之痛了,我最大的感受是,肚子像沸腾的高压锅要爆炸了,千万个痛点从四面八方往中间敲击,而我们能抗衡它的惟一法宝,只有深呼吸这一柔弱又有力的武器。生娃的那一天,是我此生做深呼吸最多的一天。但疼痛太过剧烈,后来呼吸根本不受控制,节奏凌乱,高压锅马上就要不受控制了,彼时,一个美丽温柔的护士小姐姐,帮我做了一个呼吸示范,让我又短暂找回了呼吸的节奏,那个好心及时的帮忙,我感激万分。
二三指和开指后的胎监过关这两者是能打无痛的前提指标。好不容易熬到开了二三指,巨痛让我一遍又一遍地央求着打无痛,打无痛前做胎监的那30分钟,漫长如一个世纪,似乎没有尽头,再不打无痛我真的就要爆炸了,hold不住了。最终总算等来了无痛,麻醉小哥哥最终拿起针头的样子,是我此生最欢喜的画面,没有之一。
无痛打完,瞬间从地狱拉回了人间,此时虽然仍疼,但相比之前,此时之痛已全然可以接受,它让我得以很好地休整一下,度过接下来的顺产。
无痛,即硬膜外/椎管内麻醉镇痛,就是医学之光,女性之大友!
场外的朱也没有闲着,他像一个春天里忙碌着外出觅食的燕爸爸,偷溜出病房,不停给我弄吃的送进来,因为白天宫缩疼太密集来敲打,没时间也没胃口吃下东西,或者刚好吃了一口,还没来得及吞咽,又一阵宫缩到来,引起强烈的呕吐感,好不容易吃下的都被吐了出来。最后在待产室喝的那3包燕麦片,总算补起了一些能量。
初为母亲不易,哺乳之路且痛且艰辛。
生娃后,马上迎接你的,除了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艰辛的哺乳之路,先是哺乳之痛,后是哺乳期睡眠不足,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喂一次,整觉是个过去式了。
刚开始时,一天能达10来次的长时间吮吸,换作任何皮肤组织想必都难以承受,更何况乳头。刚喂完奶好不容易歇一会,还没歇好,月嫂阿姨又抱着嗷嗷待哺的小饿狼来了,一听到哭声,一看到小饿狼来,身体本能地就感到疼痛,忍不住猥琐地双手护胸。
而哺乳导致皲裂(注:皲裂很可能是哺乳姿势不对,可请教哺乳顾问或者医院的母乳喂养门诊),每次吸奶的第一口,一道长长的刺痛感,痛得嘴唇紧闭,脚趾头紧抠,还不敢叫出声免得吓到宝宝。
十几天之后,这样的情况才有了改善,我们总算磨合得比较好了,妈妈喂奶不惧,宝宝吃奶满足。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和很多妈妈一样,我没有躲过乳腺炎这个在产后一个月内极容易出现的小恶魔,而我更难的是,经历了暴力通乳,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造成了不可逆的伤,让我经历了数年来都没有感受过的崩溃大哭,哭了一整天才平复好心情。这件事让我明白了:
1)成为一个母亲,意味着要不停学习,像一个孕妈说的,一个学习的妈妈胜过一个好医生
2)不要迷恋权威和所谓的个人丰富经验,凡事都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偷不得懒;
3)一旦患乳腺炎,第一时间是去医院,挂乳腺科,我去过的这两个医院都还不错:四川省妇幼、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不严重又图方便时,可以找通乳师,但一定得是持有国际证书的泌乳顾问而不是月嫂阿姨,他们才是年轻、跟进新知识的人,除了上门通乳,还会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真正的通乳是不痛的,痛的要喊停;
4)忍痛并不一定是好品质,要相信身体的感觉,如果很不适就要停下来,行动有时候并不见得比冷处理更好。
而乳腺炎的预防和应对方法,确实有待普及,包括很多明星妈妈也经历过这种痛,但这不应该是大家理所当然应当再度承受的。连我建档的华西医院,都缺失这一块。无数次产检时,我坐在大厅里等待,看大屏幕的宣传,上面讲了阴道分娩的过程和好处,母乳喂养的好处,但如何帮助妈妈很好地实现母乳喂养,避免高发的乳腺炎,却只字未提。
不过,也有一些医生在切实地做努力现省妇幼的梁琦医生,一个帅气清爽、开放的医生,致力于母乳喂养支持,后悔没有很早地接触到他的公众号(公众号:乳腺科的男医生,里面有很多乳腺炎等疾病的科普,强烈推荐孕妈妈看看)。他通过直播和公众号文章进行科普。我还在给他说,如果这些妇幼医院能多做一点,只需要在宣传的电子屏上多加一页,提醒大家注意预防乳腺炎的事宜,相信我们大多数妈妈会少走很多弯路。
这,就是我过去一年的大事件,我还在开玩笑说,生娃前,下半身不是自己的了,生娃后,上半身不是自己的了。大自然,真是充分且自洽地利用资源啊!
成为母亲,前路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