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了假,陪母亲去看望做完手术的病人。然后,去布市场给母亲扯布做一身墨绿色月白小花的衣裤。再陪她去超市,看是否还有适合她穿的38码白底色紫红碎花布鞋。
其实,陪母亲去布市场扯布还行。如果是买衣服,那是我十分不情愿的事情。母亲一生的爱好就是喜欢穿花衣服,或者颜色靓丽的衣服。那是她年轻时在姥爷家养尊处优被父母宠爱的待遇。
姥爷家那时候是方圆百里的财主,姥爷并不是靠剥削穷苦人民发的财,他是自己的手艺发家的。他的手艺就是给抽大烟的人戒烟瘾。
在母亲的回忆中,姥爷家的村子有个南窑。顾名思义,南窑就是在村子南边挖建的窑洞,窑洞有五孔,都是专门供姥爷接待他的那些抽大烟的顾客的。
那时候,抽大烟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大多附庸风雅,沾带点绅士之风。姥爷给那些戒烟瘾的人提供住宿。再与他们吹拉弹唱,琴瑟和鸣。音乐和戏曲加上姥爷配制的中药丸,那些人的烟瘾便戒了。
这自然是双赢的事情,姥爷付出的回报便是家里不断收入的大把银子。母亲就是负责管理银子的人。虽然母亲并没有多少文化。
她少女时代的工作便是管家。招待姥爷的那些顾客,给他们斟茶倒水,察言观色。管理家中的收入与支出。
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穿碎花的衣服,或者亮色衣服。这也说明她的性格是纯粹的外向,适合做与人打交道的事情。
那个年代,能随心所欲穿自己爱好的衣服在乡下是一种奢侈。很多人穿着手工纺织的黑色灰色蓝色那些沉闷色彩的粗布衣服,并且补丁摞着补丁。
其实,母亲最大的爱好和一生的爱好都没有变过,碎花和亮色系的衣服伴随着她的各个年龄段。尽管嫁给我贫穷的父亲后,穿着没有在姥爷家那么自由,但父亲也是最大限度满足母亲的喜好。遇到我的父亲,也是我母亲的另一种福气。
母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于衣服的款式,总有她自己的想法,她看不上眼的,再便宜哪怕白送给她,她都不要。
可是,她想像中的完美款式在现实中总是找不到。而她又不肯退而求其次。
我高中的时候,母亲还穿着她自己缝制的旗袍式上衣,也就是大襟衣服,中高的领子,斜襟盘扣。那时候,乡下的女人们都穿起了新式系扣子的对门襟衣服,大家都是咖啡色,枣红色,黄色等纯色衣服。而母亲一直穿着她永不厌倦的碎花衣服。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四五年后,母亲才慢慢接受了系扣子的对门襟衣服,她依然不喜欢纯色,上衣即便不是碎花也是有花朵点缀,或者暗花浮动。
有时候觉着,喜欢穿花衣服不止是喜好,也是一种心情。我不太穿花衣服,也不喜欢穿亮色的衣服。想想都觉着自己不是女人。
母亲老了,亮色和花色的衣服能给她增添年轻的活力。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