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吃的想吃,是人的本能。看见别人有吃的有些孩子总忍不住去伸手去要。
老师手里拿了零食,孩子们看见了很开心,个个跑来围观,有的孩子只看着,有的孩子很想要,就问: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个。
老师:我凭什么给你?
孩子们面面相窥,这样一问大家都懵了,不知怎么回答。
孩子:因为你是我们的老师。
老师:为什么是老师就一定得给你?
孩子:零食你不给我们,你给谁?
老师:我自己吃。
孩子:以前你不是说要我们学会分享吗?你怎么不分享?
老师:今天我不想分享了。
这时A拿了橘子片过来:老师,我给你分享。
老师把A的橘子片接过来以后,也把自己的零食分了些给A:我也给你分享。
手里没有其他零食的B看见了,连忙问:老师,你需要点什么吗?
老师:刚才走路累了。
轩:那我帮你捶捶脚吧?
老师:按摩让我感受到身体愉悦,我想把我的零食分享一些给你
书籍 《遥远的救世主》 里说: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 “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着。
要想孩子的精神不是跪着,而是站着,需要我们成人觉察:一味的给予,会养成了孩子“等靠要”的习惯,是导致孩子成为索取者最关键的因素,索求者最大的特点是抱怨,抱怨别人,抱怨环境,并用情绪来对话。抱怨代表着我把自己的责任交给了别人,但别人并没有做到我希望做到的,然后抱怨。
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让他意识到任何的结果都是自我的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才是王道。当他人格独立了,才有了底气和勇气去付出或服务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