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于我,一直是一颗塞北遗珠,是铭刻心间的那抹朱砂痣。宁夏长久以来令我神往的,其一是贺兰山,它与祁连山一起,是我心中的两座神山。如果我有一双儿女,就想给他们起名“祁连”与“贺兰”;其二是神秘的西夏王族,源于小时候电视剧《贺兰雪》的启蒙,剧情没怎么记住,但是剧中李建群老师饰演的没藏黑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过这段历史后,就很想亲自去历史的发生地一探究竟。
十年前的那场出走,因为交通折返的不便,权衡再三,不得不舍弃宁夏,由北京经西安取道兰州,开启我的北中国之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十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徒步中国的“银川沙漠集结令”,欢欣雀跃难以言表,唯有践行方可圆梦。
5月21日,飞机一路由南向北,载着我满心的向往和憧憬,飞抵有着“塞上江南”美誉的银川。看着舱外的风景由阡陌麦田跨越巍巍太行再到茫茫戈壁,心情亦是此起彼伏。待到飞机掠过城市上空开始降落时,在远方贺兰山脉的掩映下,在黄河的蜿蜒迤逦中,我居然看到了成片成片的水田,方知“塞上江南”绝非浪得虚名。
出了机场,直接打车前往酒店,途径一片湿地公园,波光粼粼,水草丰茂,初夏暖风徐徐,我仰望天际,日影斑驳,树影婆娑,无声的旋律流淌在心头,正合那一首《宁夏》。
抵达酒店,简单收拾过后,距离晚上7点半的行前会尚有半日闲暇,自然不能浪费。打上车,司机就是最好的导游,一番交流之后最终决定前往镇北堡参观顺带解决午饭。有点距离,需要穿城而过,也正好领略沿途的街景。
银川街头的第一印象就是畅通整洁,道路之宽敞可以比肩长安街,而且很多单行道,一路畅行舒爽无比。路面街角看不到任何垃圾,就连建筑工地都没有尘土飞扬的感觉,在道路两旁高大的绿化林木的映衬下,无比的静谧。银川人出行很多都会利用街边的共享电瓶车,但是所见均是一字排开,停放整齐,单就这一点,就不得不为这座城市的管理者竖起大拇指。另一大特色,就是公园很多。一路驶过,海宝公园、凤凰公园、阅海公园、花博园等星罗棋布,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繁华都市与湖泊湿地纵横交错,水清岸绿,出门见绿,让银川这座城市秀美如画,真正的生态宜居之城。
行至贺兰山脚下,就到了镇北堡影视基地,该基地由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所创办,景区大门“知之门”两侧可以看见张先生手书对联“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镇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主要景点有明城、清城、老银川一条街等百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对于一众影迷朋友们而言,来此一游可能有几分朝圣的意味,对于我这种普通观众,更多的感悟在于对电影艺术家们智慧的致敬。看着平平无奇的场景,简简单单的布景,通过导演的电影镜头,怎么就能产生那么充满魔力的变化,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的冲击和震撼,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也让人们对剧中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束了参观,回城正值饭点,经好心的顺风车司机推荐,我们早早到了网上极负盛名的银川红柳枝烧烤店准备大快朵颐。美食有口皆碑,自不用多说。打动我的完全是细节,到的时候距离4点开业还有十几分钟,店员们居然认真地拿着长柄地刷在清洗店铺门前铺设的硬胶红毯。明明是夜市餐饮一条街,地面清爽干净得没有半点油腻,门口临街的月台区域还贴心地设置了带屋檐的长廊长椅,遮风挡雨又防晒,可供排队等号的食客休憩用,这样的设计委实太过贴心。回去的时候跟出租车司机交流,司机说美食街到点就改为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通行,这样对于带娃的食客就没了后顾之忧,真是太人性化了。
行程所限,在银川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天,却足以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好感。如果可以择一城以终老,对于讨厌阴雨的我而言,银川完全可以入围前三甲。
再见,宁夏!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