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昨天我们谈了沟通的两个方面,今天我接着说沟通三个维度,限于篇幅,我尽量少说一点。
//01 //
先说向上沟通,我主要想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去找自己的直属领导,回报自己的工作近况和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这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的阶段。我希望快速的了解领导的工作方式,领导也需要快速的了解我的工作能力。
如果双方都不沟通,那么就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任务中去摸索和了解,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而且还会加剧矛盾,困惑,以至于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这个时候我去主动汇报,就是缩短了这个磨合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我们之间的工作的效率。
其次,刚工作的时候,我肯定有很多想法和疑惑,甚至不解的地方,我大可坦诚的跟我的直属领导说出来,毕竟他们都是我这样过来的,对于我的很多疑问和想法,他们也都经历过,自然也可以最有效的解决我的问题。
而这点尤其是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我们身处于其中可能很难感受到,但若是能够让领导指出来,那么自身成长也是事半功倍。
就像书上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现在就有高人在前面,你不去,那还等啥?
最后,你这种行为也是宣誓了自己的战队,我就是跟着你干的人,我就是你的学生。你就说吧,以后他有什么好的事情,能不首先想到我吗?
这点可能有些违背主流价值观,但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同样的条件之下,肯定给自己熟悉的人,这是人性。
所以我们也必须想方设法,和那些有资源的人变得熟悉起来,尤其是能够直接影响自己的人。
//02 //
再说平向沟通,这个我说两点,一是,多请教他们。二是,不要在背后讲他们的任何坏话,尤其是对一些先天的东西,比如相貌,家境等作出评判。
第一个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如果你能找到这些优点,并虚心向他们请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认可。
这样一来,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在一些老教师前面。二来,他们也会加深对你的好感,从而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愿意帮助和支持你。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认为请教别人了,就是在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很多人可能并不愿意去向自己的同事请教,但是在职场上,都是以最终的成果为导向,具体的过程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所以大胆的去请教,并且真诚的赞美,不要因为这些错的的观念,而不敢张开自己的嘴。
但最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个你请教的地方,的确是别人做的突出的地方,而赞美的优点也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让人感觉你很虚假。
第二个是因为人心不可测,你并不知道自己的说的话,到最后会被传成什么样。有一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说是牛任劳任怨的干了一天,说了一句自己太累了,想要休息一会。
但通过各种家禽的传递,最后到主人的耳朵里却变成了,牛抱怨主人压榨它,不给它休息,牛决定不干了,要跑到别人家去。
所以最后就因为这样一句简单的抱怨,牛就被主人宰了。而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因为这样一句话,而被人误解,甚至憎恨,尤其是在有利益冲突的团体之中,你都不知道自己的那一句话,就会被谁添油加醋的利用。
当然如果你的确是对一个人不满,也不是让你一直忍让着,你大可当面跟人家说清楚,说他某个行为惹你生气了,并希望他下次注意。
//03//
最后说一下向下沟通。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可能并不需要向下沟通,但我初入职场的时候,是作为一名培训老师,所以我的向下沟通,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可以说是客户。
不过我更倾向于把家长当做客户,因为我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了让家长满意。所以对于学生而言,管理的时候要多一些。在这里也谈谈这方面的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向下沟通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要让他们清楚的知道你的所下达的任务是什么。另一方面是要尽可能的了解他们。
对于学生,我认为首先要建立的是威信,让他们能够听从你;而后再是考虑威望,让他们信服你。而后者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前者可以快速的建立。
其要点在于,说道做到,让他们清晰的知道你的边界,以及越界后的后果,让这个严惩不贷的印象植入在他们的脑海之中,而后再在边界内建立起亲和感,这样就不会怕以后管不了他们,也不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有距离感。
而对于家长,首先要建立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如果人数不多的话,最好是每一个人都要去联系。当然在最初的时候,你只需要找到你们班几个调皮的人,或者明显不喜欢的你的人,主动出击去找到家长。
当然不是让你去打小报告,而是去了解情况,至少在孩子说你坏话前,先给家长植入你是很负责的印象,这样即便之后孩子考的不好,说是老师的问题,家长也不会很快的否认,甚至投诉你。
当然对于这些,只是基于我在培训机构的工作经验,是否适用于学校,或者其它行业,需要自己的去揣摩,在此只是作为一个单纯的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