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孩子让你最头疼的是什么?你感受是什么?家长的感受依次为四级:烦,愤怒,痛苦,绝望
一、烦。孩子打扰你,或者做错误的事情,让大人觉得很烦。1.当父母很忙和孩子没有沟通交流,孩子要引起你的重视。2.当孩子要给父母帮忙,给你洗碗,给你拖地。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没事找事。3.家里孩子多有竞争关系。孩子做一些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当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父母才关注他。为了得到爸妈的重视,孩子就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当孩子屡教不改,你感到好烦的时候,就是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看见的时候。
当我们看到孩子这样,我们可以放下手机,陪伴孩子。比如,每天我们和孩子单独相处半小时。由孩子说了算,想做什么都可以。当孩子得到被陪伴的满足。就不会再去通过错误行为引起大人注意。
二、愤怒
1、目的,争夺权利。想要自己说的算。
孩子小时候有很多压抑,小时候不说,大了叛逆。或者不表达,拖拉磨蹭。外向型敢于抗争,发泄表达情绪。内向的可能哭,压抑自己。当孩子发脾气,家长可能就愤怒了。
2、父母包办也会引起权利争夺。出现这样的情况,错误方式是家长会更强势更控制。
怎么办?退出斗争,把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为自己负责。比如商量着来,先玩还是先吃饭,孩子自己决定按计划执行。
三、痛苦。当孩子经常被争夺权利,孩子容易产生报复。当孩子身心灵受苦,孩子做一些事情去气老师或者气家长。错误方法就是互相报复。正确方式是不要报复孩子,要和孩子从新建立信任。切记三个不做只做一个林文采心理营养。
四、绝望。孩子自暴自弃,希望父母放弃自己。高期待,完美主义家长对孩子从来不满意。最后孩子绝望,就躺地上“装死”。错误方式就是放弃。解决办法,调整预期,检查自己是否期待太高?在生活中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发现孩子优势。让孩子感觉到被需要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