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

  中国著名国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在一次个人画展中,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俞仲林亲手所绘的《牡丹图》,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丛牡丹中,有一朵牡丹花正好被画在边缘上,只有半朵。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半朵,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听了朋友的解释,此人大为吃惊,也认为牡丹缺了半朵总是不妥,于是拿回去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那人的理由,灵机一动,提笔在画幅左上的空白处写了“富贵无边”四字,然后告诉买主:“先生,这是我的创意,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俞仲林的解释,看了题写的画名,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作者感言:俞仲林真够聪明,题个画名并稍加解释,便把买主高兴地打发了。其实,画家在作画时,其构图总是从艺术审美着眼,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画树,不画全树而只画一部分树干或一两个树枝;画荷塘,不表现整个荷塘而只画出一角;画人物,不画全身而只画上半身,甚至只画头部,等等,是常有的现象,俞仲林根本没有失误。可艺术品是供人观赏的,其目的是给人带来心灵愉悦,当观赏者从省略部分做出坏的联想而产生不快的时候,画家及时做出修改也是正当的,即使给买者重画一幅,也在情理之中。俞仲林的睿智就在于,他巧借买者的思维进路,做逆向思维,只在画的左上角题写了画名,便峰回路转,使买者理解的“缺陷”化为创意,不仅消除了歧义,反而提升了这幅画的意境。俞仲林算得上画界高手。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如下启示:


  启示一:同样一种事物、现象,观察和思考的思维走向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都从这幅牡丹的省略部分出发,买者的朋友及买者本人向坏的方面思考,顺理成章得出“富贵不全”的认知,这一认知的确不吉利,让人闹心;而画家反其意而用之,向好的方面思考,则得出“富贵无边”的认知,这一认知则是大吉大利,让人欣喜。因此,凡事,我们要学会采取积极思维取向,多看事物、现象好的方面,多往好处想,这样就会少生烦恼、苦恼,而多有喜乐、安详。两人同时向窗外看,一人仰望头上的浩瀚星空,情怀畅达;一人俯视窗前的污泥,心头犯堵。此观察取向异也。两人同遭遇艰难困苦,一人视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砺机会,微笑应对;一人看作“时运不济,怨天尤人”的命运定数,痛苦不堪。此思路异也。


  启示二:俞仲林所题画名,限定了人的思维走向,保证了观赏者向好的方面思考。画家的做法告诉我们,当我们所做的事情或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所创作的艺术品等,如果含有多种义项,可以做多种解读时,我们必须做出必要提示,说明自己的确切用意,以保证不被别人误解。


  启示三:俞仲林巧题画名,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不仅补救了买者认定的“缺陷”,反倒提高了这幅画的审美价值。这说明,有的时候,面对有些过失或缺陷,只要开动脑筋,拓宽思路,不仅能找到补救办法,很可能还会想出锦上添花的绝招,坏事很可能会变成好事。所以,当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差错时,无须懊悔烦恼,无须灰心丧气,应积极面对,多维思考,才是正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
    绿色心情99q阅读 229评论 1 1
  •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一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很多书教你向外求,而这本书,教你向内求,启发我们多思考。而思考造成的思...
    南风鱼儿阅读 392评论 0 3
  • 从搬货小弟到五星级饭店老总 他是一个老兵的后代,在台湾屏东县一个叫眷 村的小村庄长大,他连续四次高考落榜,21岁...
    熬赢_0422阅读 201评论 0 1
  • 明清时代的白话文小说最出名的是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得不叹服这些作者的脑洞啊,像西游记老少...
    道饭阅读 834评论 1 1
  • 《解忧杂货店》讲的是面对人生的梦想,事业,爱情诸多烦恼忧愁,该如何抉择。接下来我浅谈一下感想收获。 1.选择面前的...
    独孤九剑1阅读 832评论 1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