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儿子,什么是尊重?儿子说:“尊重就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
01
丽红说:自己的孩子太老实了,上了幼儿园受欺负既不敢吭声也不敢还手,在家一直教他“别人不惹咱,咱也不惹别人,但是谁要是欺负咱了,咱也打回去”!可是怎么教也教不会!我问她:“平时你跟孩子的关系怎么样?”她说:“挺好的啊,孩子很听话。就是手上不去。”说起育儿,丽红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都得教;孩子不能总鼓励,不然他会“飘起来”从而不用努力;孩子该吵就得吵,该打就得打;青春期叛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只是每个孩子的程度不同罢了......总之,有了症状再对症下药。
02
一次,朋友小英带儿子果果去公园玩,正巧碰见同学丽敏也带着儿子刚刚也在那,好久不见的老同学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于是两个大人聊天,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两人正聊的起兴,刚刚跑过来,生气的说:“妈妈,我也想玩爆裂飞车,果果光自己玩,不给我玩!”丽敏一边安慰生气的儿子,一边对小英说:“让刚刚玩玩果果的玩具呗。小朋友在一起要学会分享。”小英很生气,但碍于面子,还是对儿子说:“果果,让刚刚玩会儿你的玩具吧。”果果同意了,后来,两个孩子打架了,刚刚拿着果果的玩具爱不释手,自己一直不停的玩,惹怒了果果,比刚刚矮半头的果果仍然把刚刚打的一直哭。丽敏自知理亏,看着哭泣中的儿子,对小英说:“刚刚被宠坏了,在家里要啥就得有啥,都快成小霸王了。”
事情虽已过去多日,但小英说起此事依然怒气冲冲,她说:“想让她(丽敏)孩子玩玩具,也该我直接跟我儿子说,她让我跟孩子说,我就特别反感!”原来让她生气的是被别人要求让自己做这做那。
03
晓慧的姐姐和妹妹带着孩子来晓慧家做客,晓慧的儿子明明很热情,拿出自己的一堆玩具和她们玩,明明把这些玩具的玩法教给姐姐和妹妹,自己也拿了一个玩了起来,一会儿,姐姐想玩明明手里的玩具,明明不愿意,妈妈说:“姐姐轻易不来一回,你让着点姐姐,给姐姐玩会儿。”明明照妈妈的话做了,不情愿的把玩具给了姐姐,自己换了一样玩具玩。一会儿,妹妹又看上明明手里的玩具了,妈妈说:“妹妹比你小,你让着点妹妹,把玩具给妹妹玩玩。”明明委屈的哭了:“我要让着姐姐,让着妹妹,我还剩什么?”
......
当孩子热衷于自己的玩具,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时,请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去打扰孩子,这就是尊重,也许两个孩子会因为争夺玩具而起冲突,把冲突当成学习的机会,引导孩子学习“积极暂停”,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适时的鼓励,不仅能锻炼增加自信,同时还让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最重要的是,感受到妈妈的爱,让孩子和妈妈的联系更紧密。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将成长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只顾及别人不顾及自己,圣母心。
第二层,只顾及自己不顾及别人,自私。
第三次,既顾及自己又顾及别人,满足自己的同时又尊重别人。
当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打断孩子,当孩子在家长的干涉下,没有办法顾及自己的感受时,家长是否想过,孩子此时也在学习,学习为了迎合别人忽略自己的感受,时间长了,当家长不和孩子在一起时,孩子依然不会顾及到自己的需要,有一句话叫做:你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用在孩子们那也是同样,当一次次不顾及自己的需要,被另一方解读为软弱时,欺负行为就发生了。
如果说分享是一种美德,请在教会孩子分享的同时教会孩子在意自己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们更愿意分享的对象一定是和他们能玩到一块去或是让孩子感觉好的小朋友,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请不要干涉,在父母尊重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理清边界,守住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