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初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这词语是从上高中的女儿口中知道的,她们留的作业就是制作思维导图,但是只是听着好奇,却完全不理解含义。
2018年春学期,我参加了龙潭区举办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其中有一项比赛内容就是制作思维导图,这时就不得不强迫自己学习。通过学习,发现思维导图就是应用图片和文字相互辅助,形成隶属关系的层次,他能够清楚的反映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重点的关键词,使人们能够形象立体的,快速记忆或理解事物。
运用思维导图。
说来很惭愧,比赛结束后,思维导图就被我抛之脑后,直到寒假看家互加计划勇气读书后,才重新把思维导图捡了起来。和传统的大段抄录好词好句的读书笔记相比,思维导图更加吸引人,培养了人的读书兴趣,丰富的颜色,鲜艳的图案,鲜明的层次关系,让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完全的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充分的思考,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制作出有效的思维导图。
深入理解思维导图。
今晚参加了由期读书会第17讲,聆听了来自喀什麦盖提第二小学的郑明丽老师,介绍如何制作思维导图,感觉更加深入的理解了思维导图如何制作及作用。
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首先,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保证在3~50分钟内,不会被打扰,专注,细致,耐心的思考。
其次,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比如选择的本子要纸质厚一些电影修改,另外还要选择配套的签字笔和马克笔等等。
接着,开始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必须有一个中心图案,第1步需要制作这个中心图案,中心图案要在纸的中央,大小约为7*9厘米,如果你掌握不了大小,就请把你的纸折成九宫格,在最中间的格内绘画即可。中心图案必须和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能突出主题,颜色要用大于三种,小于七种,这样比较吸引人。
然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一级分支,一级分支要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左右归类不互交,一级分支的数量也是大于3,小于7。二级分支可以用单线来表示,文字必须写在分支上提取的关键词必须准确;精准,从左到右熟悉,字迹清晰。当然了,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三级,甚至四级分支。
思维导图能够把复杂的事物,简单的展示出来;把众多的知识找到规律,梳理出来;今后再拿出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找到重点知识和关键词;便于理解、消化,变成长期的记忆;让学习者更有兴趣,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