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
“《梅艳芳》上映了,看不?”
我犹豫了,不是不想看,而是不敢看。我怕失望,怕毁了自己心中的梅艳芳。
可终究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还是去看了。
因为疫情,因为观影时间比较晚,整个影厅包括我们在内就寥寥8个观众。两个男孩,两个女孩,一对夫妇,再有就是我和朋友。感觉都是安安静静的,真好,我喜欢这样的观影氛围。看这部电影不就是应该安静,沉浸吗?
影片讲述了梅艳芳短短四十年的璀璨人生。
为了生计,四岁就与姐姐登台演出,出入鱼龙混杂之地。
18岁,参加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夺冠。
当时的评委都是香港最顶级的音乐人,黄霑,顾嘉辉,黎小田,全都给了她最高分和毫不掩饰的最高褒奖。
从此,她走上了星光熠熠,璀璨无比的音乐大道。在各项赛事,评选中,拿奖拿到手软。
可即使贵为歌坛大姐大,她也是个女孩,她也向往美好的爱情,她也渴望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命运总是弄人,在歌坛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她,却在感情上屡屡受挫。一片痴情,到最后都是付之东流。
感情上的失意,让她更加投入事业。唱歌,演戏,慈善。
洪灾,非典等国家重大灾难时刻,她总是挺身而出,组织香港娱乐圈义演筹善款。特别是非典时,她已确诊了宫颈癌,但依然四处奔波,各方协调,最终促成了“1:99慈善音乐会”。
在名利至上的演艺圈里,这种大气,显得尤其珍贵。
张国荣说:“香港有两个大哥,一个是成龙,一个是梅艳芳。”
在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唱会,她穿着绝美的婚纱,唱了她最爱的《夕阳之歌》。
她说:
“我是一个歌手,也是一个演员。这婚纱不是我第一次穿,但没有一件是属于我自己的。这可能是我一生的遗憾了。
但是,我有你们的爱,可以将这遗憾填补。我将我自己嫁给了音乐,嫁给了你们。下面是我选的最后一首歌,送给你们。
我总是觉得,夕阳和黄昏都很美,只是很短暂。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去珍惜身边所有的人和事。因为有时候,转眼间,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我选择这首歌,代表了我的心声。希望把里面每一句歌词,都送给你们。”
现场所有的观众,工作人员瞬间全部泪崩,而在银幕外面的我们也早已是泪流满面。
唱完这首歌,她缓缓走向红馆的大门。
在门关上之前,她转过身来,冲着在场所有人挥手再见。
只是台下的观众并不知道,这次是真的“再见”了。
电影结束了,可大家都默契地坐着,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直到银幕上一片空白时,大家不约而同轻叹一口气,缓缓起身离开。
影片结束了,可梅艳芳三个字一直在大家心中,不会忘记也不舍忘记。
作家毕明这样评价梅艳芳:
如果说是苦命成就了她,就太低估了她的难得。
人生每一个挫折不幸都令人多一次诱惑,去变得刻薄;
每一种自卫都令人多一个借口,去变得虚伪;
每一次受伤害都令人多一个理由,去变得无情;
每一个打击都令人多一个借口,去变得自私;
但她没有,世上有几多命苦童星,可练出同样的灵魂。
梅艳芳得一个,江湖侠骨已无多。
命运发送的苦难,被她穿成了一袭红裙,把灵魂装在了皈依的圣所。
我想这也是我们一直迷恋她的原因所在。
世间再无梅艳芳,愿你在另一个世界,爱而所得,白首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