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阅读了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
四年前买这本书,是因为封面上的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那会儿的我,期盼着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也希望能从书中获取足够的力量,把我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阅读小说的时候,一个人的心境会决定你能从书中看到什么。
彼时的我,只看到了: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在一片狼藉和窘迫的生活中挣扎,在萧瑟凄凉的荒原上艰难躲避恶魔的抓捕,在死过一次之后还要面临魂飞魄散的危险,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我没有看到爱、没有看到勇气、更没有感受到力量。我只感受到了绝望和挣扎,那一个个荒原的黑夜中,始终盘旋不散的恶魔,让我失去了阅读下去的勇气。这本书就被弃置一旁了。
时隔四年,重新阅读,心境已然平复,才明白书中的那些话:
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的。
这片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当你生气的时候,这里就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阴郁,夜晚也就越黑暗。
实际上,我之所以看起来是这个样子也是因为你。
所以,当迪伦决定返回荒原去寻找自己的摆渡人时,她选择直面残酷如梦魇般的景象,不再做虚幻的投射。决心已下,义无反顾。她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我们身处孤独险恶的环境中,都会极度渴求帮助,事实上,在渡过困境以后才发现,是自己战胜了一切虚妄。
书中给人力量和勇气的情节,是从迪伦返回荒原开始的。作者在整部小说的前半段不遗余力地铺垫荒原的恐怖,只有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度过荒原,才能得到她早已预设好的奖赏。
有这样一段描述灵魂在到达彼岸以后的状态:
他们越过分界线的那一刻就到了这个被他们当做家的地方了。
灵魂在这里等待下去,父母、朋友、爱人,最终都会穿过荒原与之会合,然后重新过上往日的生活,或是将这种生活以某种古怪的方式还原。
这个被称为“家”的地方并不阻止灵魂的离开,从任何一扇门中都可以出去。
选择留下,虽然要在漫长的等待中孤寂的徘徊,但能保一生平安,还有舒适的体验;选择离开,也许能寻找到内心最渴望的,但穿越荒原需要冒魂飞魄散的危险。何去何从,决定权在每个灵魂手里。
这是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以为自己拼尽全力实现了目标,是否就躺在这个目标上不再前行。大多数灵魂束缚住了自己,他们可能会去尝试着开门,但门都是锁着的。对于缺乏决心和勇气的灵魂来说,试一试并不费力气,离开却意味着自寻死路。
当迪伦的决心坚如磐石,恐怖的荒原无法让她动摇时,面前的那扇门轻而易举的就能打开。她只需要考虑自己何时能够做好准备就可以了。
要么永远不踏出这一步。
要么就是现在。
时不我待。
我们想要有所突破时,以为自己可能会遇到无法移动的强大阻力,我们不断寻觅勇气和信念,不断确认自己是否完完全全做好了准备。事实上,当我们开始行动时,才发现,一切水到渠成。困难依旧存在,但不是跨出去的那一步。
在没有摆渡人的引导和保护下,迪伦能够独自穿越荒原,是因为她找到了生存之道:向前、向前,不停地向前走。迪伦紧盯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不被恶魔们的惊扰吸引注意力。除了充满怨怼地继续扰乱她的意志力,恶魔们并不能拿她怎么样。但只要她稍有懈怠或者屈服,马上就给了恶魔可趁之机。
当身陷两难境地的时候,我们要么向前,要么退后,原地停留不是明智之举,惊慌失措只会让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想要遇见未知的自己,继而活出全新的自己,只有不断地向前,哪怕没有摆渡人。
至于书中所描述的15岁的迪伦与摆渡人崔斯坦之间的爱情,大概是想要确立“爱能呼唤一切、爱能拯救一切”这样的立意。
就我个人阅读感受而言,在绝境中的相互依靠不能等同于爱,主人公迪伦想要摆脱旧日生活的意愿同样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教会你如何去爱的作品,不如说这是一部讲述自我意识觉醒的小说,主人公经历了认识自我、回归自我、直至主掌自我的过程。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摆渡人?
唯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