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作家,都这么爱散步?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天下午,你坐在电脑前,被上司交代的一项任务难倒,你很想尽快解决这个难题,但就是越想越没方向。正当你一筹莫展时,你的美女同事邀你去楼下喝杯咖啡,奇怪的是,当你半个小时后回到电脑前,所有思路,也跟着一起回来了,你把想法一一记下,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于是所有功劳都被你记在咖啡上——这家咖啡提神效果不错,下次再去。

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你不是去喝咖啡,而是起身和旁边的同事聊聊八卦,或者去茶水间泡杯茶,效果可能也是一样。

这其实与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有关。我们有专注和发散两种思考模式。专注模式,是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发散模式反之,则那是指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

让我们回到刚刚那个例子,当我们遇到问题,苦思冥想但无结果,这时我们去喝杯咖啡,再回来就如有神助,这就是发散模式在起作用了。

你可能会想,发散模式有没有这么神奇?我们来玩个小游戏:你是否能够只移动三个圆形就组成一个新的朝下的三角形呢?


有的孩子立刻想到方案,而有些大学教授却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你的大脑非常的放松,没有把注意力锁定在任何事上,也就是处于发散模式下,解决办法会轻而易举地浮现在眼前。(最后有答案~)

专注模式的大脑,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手电筒发出的光,打开开关,光源集中一点,非常清晰,而如果是发散模式,关注会分散,亮度会降低,但是照亮的范围更广。

从生物学上简单来讲,当你处在专注模式下,前额叶皮层就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出信号,但这些信号只会达到与你思考内容相关的脑区,像是定点直达。而发散模式下,信号会在无意识情况下,被传递到更多脑区,视野会更加开阔,灵感也如泉涌。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成天到晚游手好闲,那不也是发散模式嘛,怎么就没做出什么成就?

这就需要了解,发散模式什么时候才能起到作用。

当我们致力于解决问题时,需要专注力和强大的思维逻辑,这些都必须在专注模式下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专注模式先生成了初步思路,发散模式的灵感才能源源涌现。就像厨师手里先有了材料,才能烹饪佳肴。

而当你要解决新概念新问题,或者对某事毫无方向,不知从哪里下手,或者被思维定势困住,在胡同里转来转去找不到解决办法,这时,你可能就需要通过发散模式,去更广泛的领域当中去寻找灵感,也许你就能获得新想法,或者从中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

如何让自己在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呢?

方式有很多,比如散散步,打个盹、听音乐特别是纯音乐,或者是去健身房,而睡觉是召唤发散模式的终极办法,总之,就是做一些占用大脑其他部分的事情,这样原本困扰你的事就自然而然的忘记了,虽然你没有去想,但思考仍在后台运行。

创造力研究专家霍华德·格鲁伯提出过一种3B的方法。睡觉(Bed),洗澡(Bath)、公交(Bus),三者任意即可。在19世纪中期一位著名化学家亚历山大·威廉姆斯,也发现独自散步,对工作进展非常有帮助,抵得上在实验室苦战一个星期。

在很多领域,散步都是灵丹妙药,简奥斯丁、查尔斯·狄更斯、这些著名作家都是在长时间散步中遇见的缪斯女神。

发明家爱迪生则是“睡觉大神”,他惊人创造力的秘密竟然是睡觉,据说,爱迪生每当遇到棘手难题时都会先去小睡一会,把难题放到一边,每次醒来他都会赶紧抓住发散思维的灵感,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所以再当你遇到难题一时无法攻克,找不到新方向时,不要提着心耗着精力,跟自己说必须完成才能休息,不如就此放下,让它在思维后台自动运行,你只管睡觉、运动、听歌,等到你再回来,灵感可能也悄然而至。

勤奋是好事,但对于结果来说,适当的休息,也是勤奋!


最后五月将游戏答案奉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从惧怕自然学科的俄语专业学生,26岁开始学三角学,最后成为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副主席、工程学博士;在这个过程...
    回米阅读 5,279评论 1 1
  • 第一章 开启大门 本书就是要让你的思维过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你明白大脑如何学习,又是如何帮你自欺欺人——自以为...
    Judex阅读 4,929评论 0 5
  • sharply adv.锐利地,严厉地,厉害地 worse adj.更坏的,更差的adv.以更坏的方式,变得...
    kisslight阅读 1,709评论 0 0
  • 写的时候一直在听大鱼的钢琴曲,光听着眼睛就酸了写的东西也肯定受影响了。 开始对湫很多反感,觉得他傻,觉得他专做尴尬...
    DW28A阅读 2,865评论 0 0
  • 再次采用帮主的“八字”箴言对我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A1问题:为什么我跟老公不能愉快地交流? 每次跟老公交流,不超...
    文小术阅读 3,034评论 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