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杰处回来的恩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怎么也不肯相信:那个九岁就能背全字典的文杰、那个十六岁就能熟读诸子百家的文杰、那个24岁就参与编辑高校教程的文杰、那个给过恩娣童年快乐的文杰、那个在恩娣失意时给她无穷力量的文杰、那个恩娣一直引以为傲的文杰,会是如今这个处境和心境。
她想帮他,又觉得无从下手,而且文杰现在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让她心塞。
好长时间,她被一种悲凉的气氛笼罩着。儿子老师发现了,探其究竟,恩娣如实告知。
老师说:“你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求学,其感情之深可想而知,你为他的现状担心和伤心,都是人之常情,也证明你是善良重情之人。只是你要清楚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况且你这样徒自伤悲也于事无补。你不如先让自己强大起来,以身示范,说不定可以刺激他改变自己。他若不改变自己,谁也救不了他。”
老师还说:“现在可以说是你的黄金时期,过几年优优结婚有小孩了,你就没这么自由了。所以说你的时间也很宝贵,把握好每一天。”
老师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恩娣幡然醒悟。
老师给恩娣列了个学习计划:
1、每天抽一到两小时到图书馆看书;
2、每天到文学院听文学方面的课程;
3、每天至少要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
4、所有大咖来学校开的文学讲座一定要听;
5、 每月抽时间出去转转;
6、写好的文章反复修改,然后投到学校报社或是地方各大报刊杂志。
老师说:“你最明智的选择是你来到了高校,这里的一切都有助于你写作。”
恩娣说:“我最大的幸运是在这里遇到了你,不然我的脑子里还是一盘散沙。”
老师说:“最要感谢的是你自己,是你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感动了我,我愿在你圆梦的路上,为你披荆斩棘,指引方向。”
恩娣说:“我总是遇到贵人,小时候有文杰,现在有你。”
老师说:“因为你本身就是励志的典型,你有一种不自觉地感染他人的力量,我们欣赏你,心甘情愿想帮你。”
恩娣说:“大恩不言谢,我一定用我的成绩报答你。”
老师把自己的校园卡交给恩娣,便于恩娣进出图书馆;又到教务处把文学院的课程表抄来交给恩娣;学校有文学讲座第一时间通知恩娣。
最主要是有一天,图书馆人事处有空缺,老师把恩娣推荐了进去,恩娣在图书馆做了一名临时管理员。
从此恩娣在圆梦的路上,辛勤开心地往前走。
恩娣每完成一篇文章,都要交给老师过目,老师非常欣赏恩娣的文笔,也喜欢恩娣那情感充沛、鼓舞人心的文字。老师小到标点,大到构架,都会给恩娣把关。
这样的日子,让恩娣觉得充实且快乐!
半年后,恩娣在该校的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接着又在省市级的报纸和刊物上断断续续地发表文章。
老师高兴地对恩娣说:“这些零碎的文章是为你日后的精彩作品垫底的,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女作家的!”
恩娣说:“遇见你,实乃三生有幸!”
老师说:“我有同感,你孜孜以求的精神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学校以你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