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彭小华,旅美独立学人,关系-交流研究者;国际注册高级婚姻家庭指导 师、REBT咨询师;译者、写作者;乐见岛专栏作家。
本文共计4887字9图,建议阅读13分钟。
“为了孩子的成功,我们的确竭尽全力。孩子能否成功尚在未定之天,当下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
把爱变成绳索,把期待变成鞭子
思思是我所在城市一所名校的初三学生,还有两个月就要中考了,她却精神萎靡,要么不去上学,在家睡觉、玩游戏、看玄幻小说,父母好说歹说好不容易去了学校,整个上午基本上处于迷糊状态,根本听不进课。
她不想再为考试付出努力,“太累了”、“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她只想熬到初中毕业就找份工作,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如果因为年龄原因,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那就读个职高。
思思素来是个乖乖女,从小学业优秀,一切都在初二下期的一个晚上改变。
那天晚上,临近午夜,作业还没写完。思思困极了,想睡觉,守在一旁的父亲不许。父女爆发了严重争吵,盛怒之下,父亲扬手一杯茶水泼到她脸上,她顿时崩溃,哭着喊着奔向窗前,扬言要跳楼……
第二天清早,思思神思恍惚,已不记得夜间发生的事,只是反复念叨:“有人要打我,有人要打我”。
她在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一个多月,“根本没有效果”。出院后,每天服用抗抑郁药、安眠药。药物没有恢复她的精神、心理状态,反令她白天困顿、乏力。她让父母别再对她寄予希望,再生一个孩子。
怕女儿轻生,母亲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她恨自己软弱,为没能抵挡丈夫对女儿的高压管控后悔不已;曾经志满意得的父亲愧悔交加,深恨自己毁了女儿的前程,他请求女儿回到升普高、考大学的“正常轨道”,唯其如此,他才认为女儿原谅了他。
这是一个常见的例子。中国太多中产父母把子女养育作为家庭的重心,出于对子女近乎狂热的爱,为了让子女将来过上好生活,为他们设定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考大学,或者说,考名牌大学。养育的重心遂围绕子女教育展开,教育的重心又落实在考试成绩上。
我们自认为对孩子关怀备至,尽其可能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现在的孩子太幸运了”、“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常这么说。
为了孩子的成功,我们的确殚精竭虑。我们能否帮助孩子成功尚在未定之天,孩子们当下不快乐却是真实的!
这首先是因为,孩子们严重缺少自由、自主,而且,父母的付出是要求回报的,孩子得“听话”、得“感恩”,得严格按照父母设定的道路走,拿出好成绩,以及满足父母设定的其它理想化要求。
我们就这样把爱变成了绳索,把期待变成了鞭子,孩子无论多好的成绩也还是不够好,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孩子仿佛是学习和考试的“劳工”,父母类似严苛的“监工”,彼此之间关系紧张,大小摩擦频仍。
如今的父母聚会,申讨孩子“叛逆”是一个重要议题;孩子们聚首,吐槽父母唠叨、专制、不可理喻是常规节目。
孩子“叛逆”的年龄比二、三十年前大大提前,有小到七、八岁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就更多了;儿童抑郁、自杀的年龄也屡创新低。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没有达到预设的养育目标,亲子关系紧张的状态更令人备感困惑。父母通常归咎于孩子和社会、文化环境,解决办法往往是加强规训、升级打压,还有人呼吁恢复传统孝道。
这都不得其法。正如美国养育革命先锋人物、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务长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指出的,孩子的问题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根本上都是父母的问题,需要检讨的是父母。
不得不承认,同美国家庭相比,我们的养育问题严重太多。美国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自主,亲子关系比我们好得多——调查显示,很多美国年轻人把父母视为最好的朋友、最崇拜的人。
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养育方式陷入了空前危机,反思与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亲子关系的背后其实是权力关系
1967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归纳了放任、专制、权威三种养育模式;
1983年,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和约翰·马丁对鲍姆林德对分类做了修改,以“放纵型”取代“放任型”,并增加了“忽视型”;
20世纪90年代,吉姆·费伊和福斯特·克林纳发明了“直升机父母”一词,指父母像直升飞机一样盘旋于子女头顶,对子女实施指挥、控制、帮助。
2016年,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中指出,专制型父母和放任/放纵型父母都可能同时也是直升机父母。在我看来,直升机式行为加剧了专制型养育和放任/放纵型养育固有的问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妈妈全职带孩子、全天候围着孩子转的做法持谨慎态度。
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应不同的沟通方式,体现不同的权力关系:
放任/放纵型家长对孩子几无要求,有求必应;他们不愿制定规则,也不提出期望,因此缺乏规训的基础和需要;可能会提醒、唠叨,但很少落实口头威胁所要采取的行动。
这类父母和子女不存在权力争夺的基础,亲子之间不容易发生冲突。这类父母如果同时是直升机父母,更容易“宠坏”孩子。这类父母在中产父母中占比较小。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一般只提供食宿衣物等物质需求,不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这类父母与子女不存在权力争夺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尽到养育之责。这类父母(以父亲居多)占有相当比例。
专制型:这类父母主观性强,高标准、严要求;期望孩子服从、尊重自己;习惯于诉诸恐吓、羞辱、打压、惩罚;他们不倾听子女,不解释自己的行为理由。这类父母和子女常常发生权力争夺。
咨询过程中,我遇到的学生,无论是学习困难,还是迷恋游戏、失恋自伤自杀、抑郁、强迫症、焦虑,还是成年后有母女、婆媳冲突的女性,以及有夫妻关系问题的男女,都存在亲子关系的问题,往往都有专制的父母。
权威型家长把孩子视为独立、有理性的人,对孩子充满亲情温暖;对子女有要求、有引导、有支持,对孩子的需求和行为做出及时热情的反应,鼓励并尊重孩子表达意见与观点。
这是一种理性的、民主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最为有利。《纽约时报》畅销书《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作者阿曼达·里普利认为,“权威型”养育结合了“专制型”和“放任型”养育模式的优点。
据我观察,中国中产父母的主流养育模式是专制型养育,包括直升机专制型和忽视-专制型。
更多中国父母的养育行为往往结合了两种不同模式的某些做法,有的父母(通常是父亲)经常忽视孩子,即使与孩子沟通, 往往也是一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专制者面孔。忽视而专制可以说是最差的一种养育模式,比忽视加放任/放纵还要糟糕。
相较于西方父母,中国专制型父母缺少对子女主体性、人格、权利、自由、自尊的基本尊重,甚至就是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彼此隔着一道人文主义的鸿沟。
父母表达爱的技术和能力亟待翻转式的改变
父母爱孩子的本心无可置疑,然而,主观的爱的表达未必等于爱的接受。从父母的角度讲,无论他们做什么:逼迫、威吓也好,贬低、羞辱也好,吼骂、责打也好……无不是爱的表达——“都是为了你好”。然而,孩子的感受却不是这样。
他们关心的不是父母爱的本意,而是父母的具体言行。那些“还不都是为你好”的言行让他们受伤。“恨铁不成钢”也是恨,爱孩子,需要做到言语、行为与本心一致。爱要通过温暖、滋养心灵的言行表达。我们表达爱的技术和能力需要翻转式的改变。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魔咒下,多少父母心急火燎地赶着孩子奔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这是焦虑的根源,同时导致很多非理性的行为——就跟前述案例中的父亲一样。
必要问一下,什么是成功?
为什么成功那么重要?
我们的做法真在帮助孩子成功吗?
以考大学、考名牌大学为目标的成功观太过狭隘,通往成功的途径并非只有这么一条。当代人普遍接受了社会化、物化、简单化的成功标准,将其化约为金钱、地位、名头,并有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不问道德、良知的倾向。这是对成功的误解。
根据字典释义,成功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成功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只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无论结局如何都可以是成功的人。
父母有必要扩大视野,去除执念,超越狭隘的功利标准,置换内心的养育目标,采取更多元、宽泛、尊重孩子主观感受的成功观;珍视眼前独特、唯一的孩子,而不是把他作为实现父母设定的理想目标的工具。
让孩子作为自己人生的主体,如其所是地爱、珍惜、接纳、尊重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聪明、愚笨,学习成绩好坏,都积极发现和张扬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帮助孩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自信;为孩子鼓掌,让孩子始终保有自信——每个人都可以做独特的、成功的自己。
其实,与其说我们关心成功,不如说我们关心的是孩子的幸福。我们把成功等同于幸福。
有必要追问:什么是幸福?
对此,很多父母未必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我赞成国际知名幸福研究专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行为科学教授、英国政府幸福调查问卷设计者保罗·多兰的定义:幸福是人生过程中体验到的愉快和意义,两者越平衡,过程中体验的愉快和意义越多,人生的幸福总量就越大。他特别指出,未来的幸福不能弥补当下的幸福损失。
“十年寒窗”,幸福很少、痛苦很多,考上大学还能聊以自慰,对于那些考不上大学的人,过程中的痛苦就是幸福的净损失。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霍华德·金森研究“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结论是:“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格兰特研究历时75年,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持续追踪268位哈佛学生的人生,求解“幸福密码”,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幸福人生,最终,爱、关系最重要——而不是我们以为的金钱、权力、地位。
金森的研究和格兰特研究都揭示了幸福的主观、精神特性,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父母们不妨以此对照和修正自身的观念与做法。
我们在定义成功和幸福时,受制于物质极度稀缺的恐怖记忆,关注匮乏性需求,严重忽视了存在性需求。
另一方面,大学、名牌大学毕业证未必能兑换为好工作、高收入、高地位。因为,我们的养育方式有重大缺陷,没能真正帮助孩子做好对接职场、社会的准备——甚至不能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亲密关系。
养育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做得过多,在另一些方面又做得太少,甚至反向作为。
我们让孩子在围绕考试的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过多;了解和发展自身潜力、兴趣的机会过少。结果,孩子的知识单薄,视野狭隘,认知水平、判断能力低下;
我们不假思索地把孩子交给学校,让孩子长期承受超负荷的“知更鸟式”教学和刷题式学习,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内驱力、创造性,形成学习厌腻、懈怠,这无助于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物质生活上,我们拼命富养孩子,却对孩子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关心不够;传递庸俗市侩的生存哲学,不讲公平正义、是非对错,导致孩子价值虚无、价值观混乱;
在生活上,我们包办代替,没有帮助他们锻炼生活/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解决具体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孩子们身体长大,却没有做好独立自主的准备,也缺少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当孩子遭遇学习困难,最需要我们同情的时候,我们情绪失控,以批评、责备为主,正面帮助不够。这无助于鼓励孩子尝试以平常心看待失败,探索走出失败的方法,形成对他们一生至关重要的抗挫力;
我们对孩子指挥、命令较多,尊重、倾听较少;我们不鼓励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要求孩子言听计从,否则就是“不听话”、“叛逆”;
我们对孩子否定、批评、论断较多,肯定、赞扬、认同较少;悲观、虚无色彩浓厚,乐观、理想主义缺乏。
许多父母在理论上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贬低孩子。从人格、尊严的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勒索,甚至虐待孩子。
难怪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质量不高,不仅是学业“失败”的孩子,就是成绩很好的孩子,对父母也颇多怨言、怨恨。
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反应了我们没有把孩子视为平等、独立、有尊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我们没有把父母子女之间彼此分离、把孩子的独立作为养育目标。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不正常的亲子关系以及不正常的养育模式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民族的未来能让人乐观么?
——全稿完——
• end •
图片来源:pixabay
编辑: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