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喜欢你,没人搭理你,没人约你,没人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没人等你,没人陪你,没人想到你,没人站在你的身后鼓励你,这些都不值得抱怨,只是我们生命中一件又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没有人关心你是不是孤独,面对悬崖嘶声力竭呐喊,无人回应才算孤独。
——刘同
最近看啦一本书《孤独是你的必修课》,这本书第一章编辑给几个签约作者的命题是《我也曾独自面对》,自己也想来写写那些曾经一个人独自面对的小事情。
01.
高一下学期,学校要对我们进行文理分科,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上报一下自己的意向,先做一个大概的统计。当时,我和周围的同学讨论,大家都一致觉得文科背诵太不容易啦,不如理科来的好,重在理解,可以偷偷懒,还比较有意思。于是在老师统计时我们不约而同的都选择啦理科。
等到真正的分科表发下来,结果与我想象的是大相径庭。原来大家都仅仅是说说而已,毕竟还得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实话,高一的时候地理,物化生不怎么好学,但是政治和历史都比较好得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要高出好多。可能是她们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最后玩的比较好的几个朋友只有我一个人选择啦理科。顿时觉得有一种被隔离的感觉,虽然理科早在我没有上高中以前就是一直想要的选择,但免不了还是会有小失望。
真正进入理科班时,不认识一个人,看到别人都和自己原先的同班同学聊天嬉闹,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在观看着她们精彩表演的同时羡慕着。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读疯狂阅读,青年文摘这类的杂志,于是把时间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这个爱好上去,也结识到啦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就是这样,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也会有很多收获。不要对这个世界失望,因为还有很多的人和事值得你去努力,去用心的对待。
02.
高考完之后需要报考志愿,又是一番的纠结,闺密一心想去省外,玩的好的有一个选择复习重读,还有一个选的医学,而我也没有太多的主见。父母也没有太多的干预我的想法,让我自己做决定,当时和闺密一起在外面打工体验生活,感觉这样的同甘共苦延续到大学想想也是不错的选择,选啦四个学校,第一志愿和闺密一起报考啦青岛的一所学校。
和父母讲啦我的选择,他们说我喜欢就好。没过十分钟,老爸给我打电话过来,问我这意愿是不是可以更改,我问老爸怎么这样问,老爸说:
“虽然我和你妈妈想要让你自己做选择,不想因为我们的原因,而影响到你。但是,如果现在不说,可能就晚啦,说实话,爸爸和妈妈不希望你走的太远,回家一趟不容易,我们也不放心。能不能考虑选择在省内报考一所学校。”
我听完爸爸讲的这段话,沉默啦一会儿,然后回答:好的,我现在立马修改志愿,报考财经专业。
孩子就是风筝,而手里的线就是父母。家永远是你最温暖的依靠,儿行千里,母担忧。也就是那一次,我生平第一次感受他们的苦心,面对朋友,我心有愧疚,可是面对父母,又何尝不是尼!
03.
升入大学,虽然说是在省内,但和在省外其实也没什么大的差距,距离家依旧是很远,回去一趟也不容易。学校那么大,人那么多,可是我依旧是一个人,需要重新的去适应这一切。开始参加社团,去图书馆里面当工读生,去读书,去旅游,使自己慢慢的充实起来。
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啦‘群居’的生活,上厕所有人一起,吃饭有人陪着,逛街也要找个人。可是,慢慢的你会发现,有些时候,你注定要学会一个人去做这一切,去适应和享受这份孤独。在成长的路上就是这样,总有人会陪你一阵子,但不能陪你一辈子。亲爱的,你需要学会去慢慢的接受这一切,让自己成长起来,在拥有的时候,学会珍惜,在失去的时候,学会坦然。那些一个人孤独的日子,正是你给自己充电,使自己强大起来必不可少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