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吃饭前,看到我妈正乐呵呵的在厨房忙乎,为每个人准备最爱吃的食物。
在我家,吃饭这件事从来没有统一标准。谁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一顿饭做几种不同的类型,是我妈长期以来的风格。
我突然很羡慕她,为什么读书不多、知识也不丰富的她,一天总是活的那么简单快乐?
我很认真的问她:“妈,我小时候成绩那么差,你真的就那么无所谓,一点也不发愁?”
我妈想了想,回答我:“那时有时想到你的升学问题也会发愁,但是觉得发愁也没用,又一想我女儿从小就会打扮,实在不行以后开个店卖衣服,也能养活自己吧!所以,我真的也没有太担心你。”
“你的人生,应该是你自己说了算。再说,你现在过的也不差啊,人生就没啥绝对的好事和坏事,是吧?”我妈的回答透着对生活的满足。
那一刻,我竟说不出话。
比起我妈这种发自内心的淡定,我显得太焦虑了。
02
仿佛在一夜之间,我们就从无知少女变成一个满腹心事的中年妈妈,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有着前所未有的焦虑和迷茫?
读书的时候我们忙着学习书本知识,考大学的时候根据分数来匹配专业,伴随着招聘的挑选,我们进入了一个个的工作岗位,在社会这台大机器上,变成一个个小小的螺丝钉。
我们总是为了与周围的齿轮和环境相匹配,一次次打磨自己。慢慢地,螺丝钉上的螺纹也磨没了,当我们渐渐和别人长得一样的时候,我们开始诧异,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人生吗?
我们究竟是为自己而活吗?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为什么越活我们越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我们是如此的迷茫,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努力多年就是为了其实不确定的安全感吗?
我们是如此的焦虑,开始担心自己的碌碌无为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理解,总希望孩子比我们更优秀,可总是事与愿违。
我们究竟怎么了?多年的教育经历反而让我们越来越困惑。我们一直都忽略了一件既简单又重要的事,就是如何自己选择人生的目标,怎样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努力为实现这样的目标竭尽全力。
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不仅会让我们的幸福感指数过低,还会影响到天天与我们相处的孩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让他们变成了没有独立思考力和选择权的一代人。
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03
首先认认真真问问自己:“我这一生究竟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希望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怎样去一步步实现我的目标的?我的目标究竟只是梦想还是行动?”
也许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在多年前,叔本华就用三个幸福的终极真相告诉过我们:它们分别是“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人在他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
具体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包含一个人的健康、智力、品行、教养、能力等等,这是区别“我”和别人不同的地方。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财产和一切属于自己的资源,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才是“我用什么”的正确打开模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人向外界呈现出的样子,他人的看法往往是基于这个人已经获得的荣誉社会地位和名声。想清楚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别人眼中的自己未必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并不那么重要。
这三个真相其实是一个清楚地为自己定位,深度为自己“精准画像”的思考过程。
04
如何做自己内心最想做的自己?
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快乐的工作目标,即使现在的我们,离这个目标比较遥远,但只要合理分解实施目标的步骤,清晰地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我们也许会真的有一天,感谢今天一直努力的自己,一个为了目标坚定前行的自己。
其实对于一个姑娘来说,自己拥有好的事业,可能比拥有一个好的婚姻更为长久,干得好和嫁得好更多是一个递进关系。自己干得好,才是一切幸福的基本保障。让我们满意的事业因素是什么?也许赫茨伯格所说的动力因素让我们深有体会。“你认为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事业,有挑战性吗?你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认可吗?它是否能激发你的责任感?你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吗?”
对号入座,你就会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和自己的目标是否有所偏离。当你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你就会觉得这一生自己其实没有一天是在工作。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办公环境的改善、收入的增加、职位的提升,就是我们获得职业成功的标志。我们会被这种外在的光环蒙蔽,虽然这些是已经发生过的过去式,但动因理论会建议你问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回归动因理论的基本内涵,我想我们会更容易清晰地做出选择。
当我们确定了自己心里的目标,接下来就是付诸行动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对自己进行周密的战略部署。
当了妈妈后,一旦事业上发生新的变化, 或者用了很长的时间我们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现在这个工作时,我们往往会很纠结,究竟该从头开始还是选择将就?对自己的战略规划还有用吗?
这个时候用管理学上的经典工具“发现—驱动计划”或许可以帮到我们。用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的话来讲就是:“一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印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
比如说,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在写作上有更大的成绩,尤其是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是我作为一个职业女性,业余时间又要分配给孩子一部分,我对自己定下和别人取得一样的成绩,这个量化目标真的适合吗?
说实话,现在再怎么辛苦,我也只投入了别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所以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定位准确、更适合自己才行。忽略了这个假设条件的检验,对自己来说,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会与自己的整体战略匹配。
整体战略就是基于自己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以及条件,再为实现目标花费相应的时间、金钱、精力,才有可能实现。
经常反思,自己现在正在实施的战略,是否与自己的目标越走越近?有没有已经在走弯路?
05
基于对自己强烈认可的发展目标,才能真正符合自己的预期。人这一生,能够实现自己预期目标的机会并不多。
妈妈同样是一个家庭里的主心骨,当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才能真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先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再去帮助和影响孩子,就会发现生活慢慢会和过去,变得不同。
不管生活是富足还是贫困,不管一个家庭面临多少困难,妈妈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状态。
你若是悲观,孩子也会厌世,你若是平静,孩子也会温和。
当我们不再迷茫的时候,孩子才会有未来。
亲爱的妈妈,请相信,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总有一天,长大后的孩子一定会感谢自己有这样一个妈妈,曾经在艰难时光中始终坚定前行,从没忘记梦想并一直努力的妈妈。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优美图,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