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开拓进取

传统中医


中医是否科学

借着科学技术的东风,西医的发展更加快速,于是用现代社会的科学之定义,否定中医,认为中医是骗术,巫术。

经过本人大量思考,发现反驳『中医是科学的』是最低等的。我觉得还是不要反驳的好,我还是相信邓老先生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我想说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探索都是在不断靠近真理的过程,而真理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现在所谓的科学一定是小于真理的。而我认为中医则更接近于真理一些。

想想以前哥白尼因『日心说』受到罗马教庭的迫害,布鲁诺因『日心说』被烧死,他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但『日心说』也不是真理,只是在当时是比较科学而已。

所以说,世界都在进步,不要用有限的知识来衡量无限未知的世界。

为什么说中医更接近『真理』呢,中医起源于华夏民族5000年来的人体试验。自汉代至今,一个小小的桂枝汤对现代的疾病仍然有效。而抗生素则一直存在抗药性,因此抗生素在不断升级换代,直到出现超级细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曾经给一个学了几十年太极的老太太扎针,她明显感觉有一股气流顺着手臂直达手指末端,气流走向与经络完全一致。还有人出了写穴位与解剖的书,用解剖的人体切片标本跟针灸的位置对应,这就偏离了中医的本质,人是活人才有经络,死人去哪找,人体的标本里面的位置都变了,这时再研究经络已经没有意义了。

中医研究的是活人,而西医研究的是死人,死人当然没有经络了。


中药的副作用


我老丈人是学西医的,跟我讨论说中成药没有写明副作用,一般都是写副作用未知。中成药是没有写,中成药毕竟是现代社会追求快速发展的产物,严格来说,现在的中成药并不能算中医,中医要求的望闻问切一样没有,就可以开处方,有点不合逻辑。更确切地说,中成药是有点接近西药了,应该是要按西药的制法来做,可是又想搭中医的便车,说是五千年的结果。中医又不爱用,西药又不承认它的安全性,所以中成药的境地是蛮尴尬的。

西药为啥要写,因为西药是不断发明的,也没有经过多年的验证,发明的东西副作用也不明确,所以把用小白鼠做试验得出来的结论写在上面,然而很多人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中药经过几千年的检验,哪些是有毒,哪些是没毒的,中医书上是写明了,至于每个人的理解就千差万别了。

很多人不相信几千年来,无数的人类的检验结果,却相信小鼠的试验结果,而且不足百年,最后又生出其它奇怪的病来,却不会怀疑西药可能是错的。找了医生看病,医生就会告诉你,可能是副作用太大了。

说到小白鼠做试验,中药里面的巴豆,人吃了是要拉肚子,而小白鼠吃了是会长胖的,你觉得小白鼠试验真的可靠吗?


本草纲目原书

李时珍之罪

中医之路越走越歪,《本草纲目》罪大恶极。这本书虽有千言万语,也被译成了多种版本,很多人都捧为至宝,《本草纲目》我还没有完整的读过,只是通过一些中医黑口中提到什么人中黄,人中白的,这些东西我觉得也是很可疑的,从《神农本草经》开始,所用到药材都是自然界一些天然的东西,极少用到这种排泄物,到后来马尿都来了。

一本书有几个重大的错误延续至今,一是细辛不过钱,二是十八反十九畏,三是药量。

一说细辛

细辛在神农本草中定为上品,到了本草纲目就不能过钱了。

仔细查看《本草纲目》原文,若单用末,过钱则痞闷气绝不通。这句话不用翻译大家也能理解,原文说的用末时会导致病人身亡。如果不用末,是不是可以不用这个限制了,从李时珍以来,大家都这么用,也没人怀疑,直到写入中医药典。

当然还是有人作出过怀疑的,一位刘沛然的老中医,写过一本《细辛与临床》,细辛最多开至120g,也没有什么毒性。我本人不鼓励说一定要开到120克,但开个3克,管什么用?

二是十八反十九畏

又是没有根据的抄袭。写出一堆没有根据的相反相杀,比如甘草反甘遂,张仲景的甘遂大枣汤方,就有这两味药,张仲景要是生在现代社会,按药典他也得坐牢。伤寒论就得烧掉,也就不会有中医什么事了。

又说附子反半夏,本人就用这个方子,四逆人参加半夏,也没有什么问题,你这十八反真的就可靠吗?

三说药量

伤寒论中一般用法都是三两,经北京名医郝万山教授考证,汉代一两合15克,达45克,而李时珍没有做过任何调查,就说:古之一两,今之一钱足矣,由15克变成3克,一下子少了四倍,中医的疗效大打折扣,从此中医就带上慢郎中的帽子,再后来变成养生了,现在也没什么人把中医当成治病的,李时珍责任最大。

现在十三五规划对中医有所偏重,然而只要中医药典不改,各种药材限制仍然是的中医师脖子上的枷锁,想要有所作为也几乎不可能。

现在的人命更值钱,治错了就得坐牢,就用一部错误的的中医药典来规范中医师的行为。于是中医就成了宁可无效也不可犯错,没有口碑,中医也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境地,也许有一天又有废除中医的口号在推动。

所以说,传承中医从抛弃本草纲目开始,中医药典就得修编了。拿着一部错误的规范,指望中医能治病救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力红博士靠着《思考中考》红遍大江南北,罗大伦博士靠《百家讲坛》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其他中医师呢,没有疗效,老百姓也不认可,保不准哪天就会失业,或是加入西医的大军,毕竟有奶便是娘。

中医是慢郎中?

自从李时珍将药量削减后,中医变成了慢郎中,从清代开始衰落,近代则面临被取缔的境地。

很多都抓住《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不知已病,治未病』,认为中医是养生的。我们翻开中医们都在学的《伤寒论》,都是什么症状,然后用什么方,结果病人治好了,医生也收获了金钱和名声,皆大欢喜。

我理解的这个里『治未病』,应该是不严重的病,比如像伤寒太阳病,就像我们今天的感冒,不好好治,拖久就很严重了,到那会儿再治就晚了。

因为药量被削减,很多吃了无效,就认为中医慢,据我研究,中医的巴豆吃了立杆见影的。怎么会慢呢?


中医现代化

现在都在讲中医要现代化,不然要被淘汰,没错,社会在进步,中医的老一套也是有些落后了,具体体现在摸脉、煎药,没有检查。于是现在很多中医院的CT,B超也用上了,病人的花费也上去,治病的效果却不明显。

《脉诊导论》也提到一个案例,有一位老中医不用血压计,凭摸脉能报出血压值,那怎么知道准不准呢,用血压计再量一遍。即充当不了血压计,又把学生带歪了,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来好学生?

还有一位名间老中医,也会摸脉,还出了一本书,能摸出宫外孕,浅表性胃炎,胃癌啥的。问题来了,你下药的时候是以阴阳为主还是以癌症为准?如果你看阴阳,这个胃癌数据是不是没有参考意义?如果你看胃癌,请问你依据什么理论治胃癌呢?据我所知,书上没有讲过什么处方治癌,如果你写出来了,你很可能不是中医,而是西医。

你可能要说我顽固不化。可事实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讲阴阳。现在很多中医也用西医检查那一套的,就有病人带着CT结果看中医的,比如说是肺癌,有的中医生还煞有介事地拿着片子在那看,你能看出个啥来?能看出是阴症还是阳症,是寒症还是热症?

记得刘力红老教授在《思考中医》中说到,现在的中医只知道什么半枝连抗癌,完全不辨阴阳。如果你不用中医的一套——望闻问切,你怎么得出寒热虚实表里?辨不出阴阳,你开的所有处方都是错的。这样的中医出来只会坏中医的名声,只会是中医的掘墓人。

中医要传承,要现代化,看看日本人是怎么做的,人家只用了一本《伤寒论》。然后把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做成各种简便的成药,诸如桂枝汤方,葛根汤方,药店都能看到,然而,你去国内的药店,要想找到桂枝汤方,应该很难吧。可是日本人就能做到传承,相反,看看国内发明的各种的中成药,只是华丽的堆砌中药,没什么效果,还不如《伤寒论》来得好。

药材不行

药材,药材好,药才好,中医行不行,很大程度上对中草药的依赖,要有好的中草药才能治病救人,现如今,商人以金钱至上,完全不在乎药材是否有效,药材质量跟不上,中医治病效果就不好,长期下去,打击病人服药的信心。最终药商也赚不到钱,可能药农也不得不改行。没有了中药,中医也不再有用武之地。

只好管理好了药材,中医才会有所作为。如果任其发展,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不久地将来,中医必将亡于中药。


中医的未来

中医理论传承

古代中医师们为了让中医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惜呕心沥血,写出一本本的医书,来教导我们如何学习,对此,我也要感谢先辈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有机会学习到古人的智慧。同时,对于那些固步自封,喜欢把一身绝学带到棺材也不愿传出来的中医师表示愤怒。当然了,在古代,教会徒弟,也许会饿死师傅,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干。王雅仁儒老中医曾在《脏腑图点穴法》中提到自己的老师,自己学会了《推按精义》的八门内容,却只教了他一门。管中窥豹,这样的老中医数不胜数,如此下去,好的东西都带在棺材里面去了,剩下的又有多少呢?

反观西医的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在发展,西医本身的理论并没有发展多少。应用新科技,产生经济效益,最后不断地推动科技继续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西方世界在发明新科技,一方面有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有诺贝尔奖在鼓励。中医师学到的绝学呢,面临的只有消亡。 有没有可能国家对于一些优秀的中医绝学予以奖励,最后全国推广呢?这里可能要涉及到很多的利益,毕竟蛋糕只有一个。要跟别人分,还是有难度。

中医理论需要完善

中医发展了几千年,理论著作更是汗牛充栋。理论也是不断更新,从伤寒到温病,或许是一种一种进步。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药材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从伤寒论中不到两百种药材,现如今高达五千多种药,实际情况下,中医则每况愈下,几乎到了要被废除的地步。这其中一定是中医的传承出了问题。然而老祖宗的东西很好用,可是后面路是越走越宽了,也是离题太远,最后只能消失到历史的长河中。

中医理论也说老中医的医案,这个确实中医的宝贵遗产。每个中医出一本医案,这医案的数据非常庞大,某某中医号称有两万个多医案,中医书籍有两千本,真看下,一天消化十个,得两千天,合六年,一月一本医书。得二百个月。中医的数据已经很多很多,耗费毕生的精力都读不完。

那么就会有很多必读的书,通过读古人的书,用医案中的数据进行修正才是正确的,中医药典讲细辛不能过三克,刘沛然老中医在《细辛与临床》,用量多到一百二十克,然而药典至今也没有改过,药典不改,谁用就违法。


中医收费


培养一个好的中医比西医是要难上千倍,中医的大夫功力在望闻问切上,然而诊费上却没有体现出来,病人以为中药那么贵都是药贵,却忽略了中医本身的价值。

讲个故事,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为了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公司将电机工程师协会的专家们请来“会诊”,但一连数月,毫无收获。

后来,他们请来移居美国的德国科学家斯坦敏茨。斯坦敏茨在电机旁搭了座帐篷住下来,忙碌了两天两夜。最后,他在电机旁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吩咐说:“打开电机,把此处的线圈减少16匝,故障就可排除。”

工程师们照办了,电机果然运转正常。斯坦敏茨向福特公司索要1万美金的酬金。有人说:“用粉笔画一条线值1万美金?简直是敲竹杠!”

斯坦敏茨莞尔一笑,随即在付款单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金。知道在那里画线,9999美金。”

我们学中医的同样要有这种勇气,知道开什么方值999元,写方子只要一元。


中西医结合


也说中西医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第一人张锡纯已经逝去半个多世纪,此后再无第二人。而且张锡纯仅仅一味阿斯匹林用得比较熟练,现如今西药的数量,种类,药理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想要结合,真的是困难重重。本人觉得中西医最好的方式,是将西药当成中医的一种药,应用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的理论加以应用。另一方面,检验结果可以参考的数据要利用起来,比如说红细胞减少,跟血虚能不能挂上钩,血沉与血寒等等,如果能利用这些客观的检查结果来反应病人体内的虚实寒热,再来处以相应的中药来调理,中医也许还有救。如果要是反过来的话,中医就废了。

现在很多医院的西医生,不知道有没有正统地学过中医理论,竟然可以直接开中药,事实的真相竟是,西医实际上把中成药当成了西药来用,完全照说明书来做,结果开的药有的小孩越吃越重。

又不知从哪位大医家开始说到,小儿是纯阳之体,难道内经没讲过吗?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果小儿真的是纯阳,那还怎么长?可能是受这种理论的影响,现在的中药厂家,就按这个理论来生产中成药,怎么寒怎么来,大黄,石膏,黄连,黄芩,一股脑儿地上,结果小孩的病治不好,一看是中药,这锅又得中医背了。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一去医生那里就会说,我得了高血压,我得了糖尿病,曾经碰到一个老中医竟然将糖尿病跟热划上了等号,不辨阴阳,上来就是大黄,芒硝,差点没死在他那里。得了高血压,找中医看,不还得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现在的中医理论确实是进步了,高血压竟然可以等于肝阳上亢了。这样治下来,要能治好,全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高血压患者了。

还有糖尿病,胰岛素现在是作为一型糖尿病主要治疗手段,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就是分解血液中的血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抑制肝糖原再生。中医讲,讲求顺势而为,不会为了治好一个症状,而刻意压制另一个症状。那么胰岛素的这个功能对中药有什么影响,目前一片空白,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是否有效,只能说打个问号!

写在最后,中医之路,任重而道远,自古医药不分家,中医的发展必然依赖良好的中药品质。药材好,中医才有所作为,中医发展好,从事中药事业自然才能收获相应的报酬。互惠互利的事情,还希望药商们能守住最后的良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9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46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86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9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7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8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10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06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7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55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93评论 3 3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3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