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有不适或是生病时,身体可以自动从自身的“药铺”中找到30至40种“特效药”来对症治疗。这些“特效药”是由人体分泌的激素、免疫抗体等物质共同组成并发挥作用的。
但是,如果你有以下这些行为,就是在扼杀自己的自愈力,而且还会降低你的自愈力!
感冒常吃药
身体本身就拥有自然治愈感冒的能力。打喷嚏、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都是在自动排出病毒,但是,长期吃药反而会让身体产生抗药性,降低药物的疗效。
普通感冒病程约需1周左右,并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通常说的感冒药只是缓解和控制症状,通过多饮水和休息,以及补充营养也能帮助缓解。
太爱干净
生活中,太爱干净反而对健康有害。人体免疫系统需要不断经过外界的驯化来逐渐增加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如果太爱干净,免疫系统就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免疫力就会越来越差。只要生活和工作环境能做到正常整洁干净即可。
常年坐着
久坐时血管长期处于循环滞慢的状态,会使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等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这就容易形成血栓。久坐还会使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
晚上吃太多
如果晚餐经常吃得过多、过于油腻,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埋下糖尿病的祸根,还可能诱发动脉硬化。
晚餐过饱可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层其他部位,诱发失眠,影响健康。
频繁熬夜
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还会危害健康,相当于慢性自杀。人的睡眠系统同样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个系统一旦紊乱,人不仅不能高效率地工作,还会导致免疫力降低,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一般晚上睡觉最迟不要超过夜里11点。
悲观情绪
免疫力强弱与人的情绪和心理压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乐观的情绪不仅能让人生活更积极,还能有效增强免疫力。而闷闷不乐、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比乐观开朗的人,免疫力会更差一些。
挑食
长期挑食、偏食的人往往会因营养摄入不全面,导致免疫力差,继而引起许多小毛病。所以,要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均衡膳食。
不运动
坚持运动,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经常不运动的人,身体气血运行变慢、肌肉松弛无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