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三个妈妈和三个六年级的女儿一起吃饭。其间一个妈妈说女儿不弹琴,在家玩手机,特别是听另外一个女儿在家弹琴学英语,而且演奏级别曲子六首,背的差不多了。她就跟女儿大吼几声。
其实日常生活经常遇到此类情况:父母与孩子说话大吼大叫,而孩子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那我们与孩子交流一定要大吼大叫吗?不吼叫孩子就不听吗?吼叫了,孩子就一定听吗?
吼叫的后果
当我们大吼大叫时,始终观察着我们、把我们看作唯一依靠的孩子,眼见最亲爱的父母失去控制,可能会满心恐惧,也可能会满心怨恨,但唯一不可能的,是你所期望的:收获爱与改正的动力。
孩子如果长期遭到吼叫,会形成对自我、对世界的扭曲感受,而且它还会投下的长期阴影,让他们在青春期时状况百出。而你自己,朝孩子倾泻怒气之后,看到他一言不发、精神涣散又或者满怀怨气,也会陷入羞愧、难堪,甚至绝望之中。
如何不吼叫呢?
A-B-C-D-E法则
下决心不再对孩子吼叫也许不难,但是当你真的被激怒时,想要做出不同的反应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时,你可以尝试以下5个步骤,把首字母连缀起来,称为A-B-C-D-E法则:
1、自问(Ask)
2、呼吸(Breath)
3、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
4、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5、同理心(Empathize)
自问
·我现在感觉如何?
·我升级的想法是什么?
·我能否接纳自己的感受,并且改变我的看法?
呼吸
·自问时,开始觉察自己的呼吸。
·从腹部开始呼吸,有意识地做3-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呼吸的时候,感知自己的身体。
·只要孩子没有面临紧急情况,你在作出回应前,都要尽量可能给自己时间去关注呼吸
管教的4C法则
A-B-C-D-E法则能帮助你,在即将吼叫时,退后一步,头脑清醒、心态开放地看待自己所面对的失当行为或者难题。除了拥抱和重新引导,有时候你还需要做更多,这时候就需要4C管教法。
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
·沟通(Communication)
·选择(Choice)
·结果(Consequence)
·联结(Conn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