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利用打扫卫生、洗漱的时间听书。每一本书,都是那么直击心灵。仿佛,每个人都能“暴露”在阳光下一样,为什么不是沐浴在阳光中,而是暴露呢?当这句话闪现在我的脑袋里面时,我想,需要坐下来思考一下…
今早听了《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这本书,还未听完便思考颇多。书里面大概介绍了心理焦虑症状的应对。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一次,一遍一遍的听到原生家庭带给孩子们的创伤。记得,周六的“正面管教专场讲座”里,让每一个人去追溯小时候的场景时,竟然哽咽了。不是太多敏感,也不是太过矫情,而是,心疼。每一个人经历了原生家庭的爱,婴儿似天使,纯洁无暇,出生后便是白纸一张,任凭父母在纸上绘画。只是,日渐成长的过程中往往被成人们带着期盼、希望、恨铁不成钢、骄纵、冷漠等等。
那一天的讲座,到了一半的时候,甚至还有人认为孩子需要打,不打不成钢。(后来想到是这一点我还没有讲透,让大家比较模糊。)固然,这样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愿意去相信的。简单易懂。同时被打了的孩子也往往会乖巧懂事。况且,成功学里夹杂着无数被打后成才的例子。可是,我们只看到了这些光环,光环之下,是否也会有叛逆、有焦虑、有自卑、有极端自负等等不良心理因素的生长?
很庆幸,很多80,90后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参加父母成长课程,参加读书会等等,因为这些人都懂得,唯有自己改变,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个礼物比得过车子、房子和票子。这样的礼物可以让孩子生活在有爱的“和善而坚定的”环境下。同样,也会有感到不幸,即使在这个信息爆炸,便利的年代,还会有人固执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在大街上,依然随处可见,被责骂的、被冷暴力、被羞辱的孩子,同样随处可见被惯坏、被骄纵,被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家庭结构的不同导致了这样的的家庭特性。目前,看不出哪里有不同,可十年后,二十年后呢?他们将何去何从?他们的灵魂和肉体是否在一处?
每天在想着如何将我认为好的东西传播出去,一味的自我传播是不会有效果的,那么多人在问我“宝贝不吃饭怎么办?宝贝不听话怎么办?宝贝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每个人都期待着一个快速解决的答案,谁又能知道,每个不良行为的孩子背后都是有需求的?大家只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十天后,是不是又被打回原样?二十天后他依然在挑战着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内心的需求依然没有被解决。想着去多做一些公益讲座,让每个人都能有意识参与到家庭教育的行列里面。也想着去做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很多人替我开心,在宝宝出生之前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我也很庆幸这一点,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我希望我的理论可以成功应用在实践上,如果不成功也不会沮丧,他有他自己的生活,我何必去强求结果呢?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我只希望,他长大后,不再纠结原生家庭带去的伤痕,也不会去一道道的将疤痕修复,只希望,他生活在“和善而坚定的”环境中,真正沐浴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