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对我说,从此无相忘,月老已定鸳鸯谱上,枫叶红花天,与君长相守,读尽人间烟火,去远方”
这段诗歌出自潘沈斌的作品《出麦田记》。诗歌本来共有四段,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小爱人,诗歌讲述了主人公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故事如怨如诉,如泣如穆,恬淡似三月春风,忽又炽烈如喷涌之火。初读之令人难耐激奋,而后,又仿佛是窒息般的静。
或许正如其序言所说:书中没有令人炫目的华丽辞藻的连串堆砌,没有那种个人情感在挣扎呻吟中的哀哀怨怨,没有在局促而狭隘的视野中的左顾右盼….窃以为,当今文坛,追名逐利之徒日盛,怕再难有人安于书斋之寂了。所以,偶然发现此圭臬之作,实胜一阵天籁发于中野,的确算得上人生一大幸事。初读之,便觉有汩汩清泉流过心间,顿时,五月的焦躁被涤去大半。
我不是文字的淘金者,这次却意外领略到淘金者之乐。这种感觉一如三年前拜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那凝于其中的浓浓乡土气息,至今依然缭绕于鼻端,久久不会隐去。
《出麦田记》以批判高考制度为主旋律,讲述了豫东平原三代人生存的艰辛,对前途的探索,对人性的迷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摆脱命运的枷锁,苦苦挣扎。其中,有被世情逼疯了的许运动,有被社会浸染的迷失了本性的许运亮,有被官场同化了的夏念祥,有深受高考体制毒害的许依桐。无疑,在向现代文明进军的路途中,他们都成为了失败者。隐约之处,我们仿佛能够听得到落后的乡村文明匍匐于现代都市脚跟默默的抽泣之声。
书中浓墨重彩的为我们讲述了两段绝美、凄美的爱情故事,其中一段有着青梅竹马式的烂漫,有着两小无猜式的纯真。这段情本该在春风拂柳,山花绕堤的山野破土;在星光熠熠,月华似水的小河边拔节;在麦浪滚滚,果香阵阵的季节收获。然而,不知是那不可撼动的宿命,还是那冰冷窒息的世故人情。终于,风无情的吹散了云朵,也撕裂了水滴的念想。无数个难眠的夜里,谁凭栏远望: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另一段情则植根于青青校园。一个是满腹才思,春风得沐的学生会主席夏念祥,一个是端庄秀丽的富家女端木钰晴。出人意料,作者不曾为我们演绎一场才子佳人式的携手,风花雪月式的浪漫。这场人海相遇,更多了几分丝丝默默的幽怨。本以为,那纸纸素笺承载着两颗相知的心,如此,便安好!然而“青山隔断影重重,但留花冢瑟瑟风”,那千辛万苦追寻的人儿啊,早已“荇草难觅流水,蝶儿哪堪花丛”。那散于风中的,唯有遥远的歌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是啊,也许,女子从来都是耽误不起的吧!
两段情,两代人的情感纠葛,恩恩怨怨,如同枝蔓丛生,牵连羁绊,谁又能真正作为一名旁观者,冷眼相待,丝毫不为所动?
《出麦田记》中,到处流淌着纯朴、宁静的乡村情愫,这种“原生态”的笔触,“淡雅清新”的宣泄,“伤痕点点”的呼喊。如同盛开在小道两旁的点点野花,随风摇曳,那么美,美的让人不忍卒读。
关于作者笔下那块“麦田”,他写过一首诗歌:曾想和你一起走过金黄的麦田,斜倚危楼,看高鸿过尽。曾想和你徘徊在落叶铺路的林间,听秋风吹过江山,相对无言,我知道下一个秋天倒下,会有一个冬天站起,而那条我们徘徊过的秋日长路,迄今黄叶上还倒影着你的芳香娥眉
有时候,我常在想,每个人的心中大概都有那样一块“麦田”吧!那里有我们最初的姿态,有我们最本真的初心。后来,为了世俗的期许,我们阔别脚下的泥土,带着自己的心去旅行。有人一路高歌,有人彷徨失落,甚至有人早已迷失。其实,不管如何,我们距自己的那颗“初心”已渐行渐远。有时候,走的远了,走的累了,“回归初心”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道家常讲“致虚极,守静笃”,我想其中的宁静之心,淡泊之境,便是告诫我们时常拂去心灵的灰尘,除去心中那块“麦田”里的杂草。照见本心,方为快乐之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