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道长大需要付出这惨烈的代价,你还会期盼着长大吗?如果可以逃避长大所必经历的,你还会直面那无情的刺剑吗?可惜没有如果。如果没了这般苦楚,应该很难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如果没了这份淘炼,应该很难有人愿意承担长大的代价。《狗十三》这部影片很现实,现实到直击人们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无奈,埋面大哭以此来祭奠逝去的青春。
电影以处于青春期的12岁女孩李玩对现实环境的敏感为主线,与现实的人物发生情感冲突为辅线。值得赞叹的是影片以客观的视角来叙述这令人恼怒的一幕幕,让我们身临其境般想起过往的回忆。影片中“你长大了,该懂事了。”“娃还小,她懂个啥嘛”这两句多么矛盾,却经常性的被家长挂在口头,动不动地用这两句来要求孩子们做着干那。特别是李玩的爸爸一开始看到李玩醉酒,一气之下一顿毒骂,而当带着李玩去宴会上时,他让李玩敬酒给那所谓的叔叔。大人的想法我们都懂,但是我们不懂,为什么,明明我是你亲生的,却比不过面子呢?
大概现实的鞭打让他们少了单纯,多了份世故。
最残酷的是看着自己在一个本该欢喜的日子里,亲爸爸却指着一个小男孩,跟自己说“那是你弟弟。”一个父亲到底怎样心狠才能这么不公平的对待这同父异母的血缘,李玩只能默然接受,自跟爷奶生活,她无时无刻不期盼着哪天爸妈可以真正关心她的情绪,而不是在乎那表面的成绩,影片中李玩的爸妈离婚,自始至终都没看到 李玩的妈妈来看李玩,而李玩的爸爸硬生生地把李玩热爱的物理小组变成英语小组,这未然不是在李玩千疮百孔的心上插了一把刀。
最催人泪下的是“爱因斯坦”这只狗引起的剧情,在“爱因斯坦”走丢,李玩发疯去寻找,那一声声“爱因斯坦”没入黑夜,这时的家人到处寻找李玩却无果,最后李玩回到家,遭到父亲的一顿毒打,这颗敏感的心濒临崩溃。之后继母买来一只与爱因斯坦相似的狗,而李玩吼叫问着:“这不是爱因斯坦”。这儿很多人的情感有了分歧,有人质问:“这女孩怎么这么无理取闹,不懂家长的心思。”是啊,家人费心思就得接着,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你需不需要?
影片中没有一个人是煞费心机的恶人,都各自担负自己的角色,但缺少了关爱。李玩敏感的心从父母离婚外加进入青春期而亲生父亲鲜少地关心自己的原因,李玩会比平常的同龄人更加敏感。一开始的她还在反抗,反抗喝让自己恶心呕吐的牛奶、反抗第二只“爱因斯坦”的结局、反抗自己最爱的物理小组被改成英语小组,但屡次被现实打败,所以她学会了 接受,咽下令她作呕的牛奶、接受半路来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吞下爸爸朋友招待的狗肉,这终归麻木了啊!
“中国式”教育,特别受前些年的“虎妈”“鹰爸”那种家庭概念影响,孩子在家长的威慑下生活,没有该有的选择自由,固定的生活规则压抑着孩子们脆弱的心灵。这部电影能够引起特别多人的共鸣,因为这一幕幕都是如此的熟悉,因而更能懂得电影拍摄的生活琐事却能极大地反映青春期孩子们的敏感与渴望,他们觉得自己是被世界遗弃的,是没有被人的小可怜,而大人们的行为是强硬地把自己的想法安在孩子们身上,因而让孩子们更加认为自己是被人抛弃的。
有时候为了得到家长的一句夸赞,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甚至没了自我。换来的一句“你懂事了,长大了”,原来你们口中的长大是不悖逆你的想法,原来 我们只要生活在你们的管控下我们就是一个乖孩子。等我们变成你们那个样子时,你们老了,欣慰地看着我们用克隆下来的方法“爱”下一代的孩子们,循环下来,少了张扬,多了怯懦。你们说“在外赚钱不容易,孩子们得学会体谅父母,而且我们也是让你们知道社会的艰险,有什么错?”是啊,有什么错呢?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只能顺应着活着,不然都被吃的不剩骨头。
小时候看着电视里的大人,觉得他们甚是光鲜亮丽,也想着长大了要向他们一样活的美好,可惜那只是美好的憧憬,躲不过现实的的逼仄,不得不让现实用刀子把那美好一块一块的割下来,扔掉。快乐也随着这把扔掉而灰飞烟灭。到了青春期的的后期越发明白,这种残酷是一种规则,没人因为你的无奈而改变这种生存法则。以前说的很好“初心依存,砥砺前行”,当受到社会谴责时,谁还能那么单纯的保持那份初心,让人继续扎痛。多的是无奈,只不过从单纯到木然的顺从是一个恶心的过程,没办法,不是谁的错,是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