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除夕看“春晚”:不过瘾时会亲自上台,大家叫好声一片!

慈禧27岁守寡,73岁逝世,40多年的活寡日子,让她养成了好热闹、好看戏,好听奉承话的习惯。同时作为女人,她又有着女人的习惯,好花草,好美食。今天临近新年除夕,就来看看慈禧是如何过年的。

慈禧

中国重视传统节日,过小年就开始放假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比我们现在社会轻松悠闲得多。二十三祭灶时,清宫内务府把国印封置,国事不办,奏章不批,过年是大事,一切工作都放下了。

同时,慈禧令内务府传告各福晋、格格、女眷、一品二品官员的女儿们:进宫过年了!

此时的慈禧,不再是国君,变成最平常的女人了。她系上围裙开始下厨房,亲自做祭祀糕饼。

做糕饼祭祀拜祖先,是中国悠久民间传统。到了清代,人们用模具给糕饼雕刻图像、纹饰,让糕饼更有寓意。

能印出“春”字的模具

据跟随慈禧的宫中人回忆,慈禧做饼时,先将面粉、糖和酵母混合起来,揉成面团,醒好以后制成饼状,再上锅蒸。

像今天的蒸馍一样,糕饼会蒸得白白胖胖的。而且民间的传统说法是:谁的饼发得好,蒸得厚,谁就是神灵祖先最为垂青的,来年就会吉祥如意。

而宫中夫人们为了巴结慈禧,都故意把自己的酵母用得很少,结果糕饼发面都没有慈禧太后发的好。宫中处世,处处皆学问啊。

配图

“二十八,门上花”。该贴春联时,慈禧就会提笔写上福禄祯祥寿几个大字,赏给王公大臣们贴在自己家中。慈禧有一定文学修养,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虽不能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但批阅奏章也绰绰有余了。

大臣们迎合慈禧老佛爷,不到二十八,便翘首期盼她御笔亲写的春联,而慈禧总不推辞,在红黄绿各色大纸上挥毫泼墨。随着索字的越来越多,老佛爷吃不消了。最后就让宫妃们或文书们代写。

即便是这样的字,也算是老佛爷的恩典。大臣们如获至宝予以珍藏。

慈禧的书法,不知是否由他人代笔?
传说中的慈禧的御笔春联

除了做饭、写春联,慈禧太后过年最热闹的节目就是清宫“春晚”了。

慈禧和咸丰帝一样,都是大戏迷。垂帘听政期间,一年时间有1/3都在看戏,每月的初一、十五必看。过春节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宫中的大戏就不停了。一直唱到大年初一。

在颐和园的德和园建了立体戏院,花费71万两白银,分三层,上可演神仙,下可引水上舞台,舞台正对面是他的玻璃包厢。可谓晚清最豪华剧院。

德和园

看戏时,只有她一人有座椅,有床榻,其他王公大臣,一律在包厢两边席地而坐。

据服侍慈禧太后的宫女晚年回忆,慈禧太后看“春晚”也常常感觉不过瘾。这时候,她会让伶工随时赶到身边继续唱。首席太监李莲英是唱戏的好嗓子,慈禧太后听得入戏时,会亲自上台即兴表演,与李莲英唱上一段。大家无不拍手称快,喝彩声一片。

看到没,慈禧和平凡人一样,也是爱热闹、爱乐呵的小妇人一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就是品茶。我应做的是细细品味这茶香,而不是计较着杯中茶叶的多少;更不应在意茶壶的好坏,或者在乎是与谁。快乐的...
    微风亭亭阅读 207评论 0 2
  • 这个初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可我却早早的用上了暖水袋,盖起了两床被子,每晚必须把秋裤扎进袜子才能安心睡觉! 前段时...
    立立潇阅读 619评论 0 0
  • 1 五劳之伤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身体稍有不适,对我们的工作表现、情绪控制影响极大。哪怕是一点小感冒,我们...
    牛爸爱学习阅读 1,114评论 1 7
  • 翻出相册 眼泪不自知 青春 是相册里我们手拉手 如今再相见 是梦里 你依旧温暖的笑 山花正浪漫
    hello敏敏阿阅读 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