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儿童是成人之父”出自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氏教育的创始人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书。
“儿童是成人之父”一方面指成人的个性脱胎于儿童时期:
“正如胚胎变成儿童,儿童变成成人一样,人的个性也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形成的。……因为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个人未来的个性被确定下来了。”
——《童年的秘密》Page 29
另一方面,儿童和成人是不同王国的统治者。儿童在自己的王国体验情感,形成他的智慧。成人走心观察也能受益于儿童的探索和智慧。
“他通过不断的工作在进行创造,我们还必须记住,他是运用成人使用和改造过的同一个外界环境在进行这种工作的。儿童通过练习得以生长。他那建设性的努力构成了一种发生在外界环境中的真正的工作。儿童通过练习和运动获得经验。他协调自己的运动,记录了他在跟外部世界接触时所体验到的情感。这一切有助于形成他的智慧。”
——《童年的秘密》Page 168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提升情商的教练,我要说,孩子是父亲修炼情商的伙伴。
02
有人说,男人有了孩子才真正成熟。静下心,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会让人内心富足,平安喜悦。
有人说,真正改变陈冠希不是秦舒培,而是他不懂事的女儿。
12月25日陈冠希又在微博上晒女儿照片。他自从当爹后,就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样子,与他之前放言“不后悔任何事情”的不羁形象天渊之别。
他变成了不折不扣晒女狂魔,隔三差五就上传女儿坐、卧各种姿势照片,甚至连脚丫子也不放过。谈到女儿,他就一脸幸福。他说自从有了Alaia之后,每一天都很开心,就算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看Alaia就会笑,好好做一个爸爸,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保护她。
这点我也有体会,手机里我录下了孩子的一段无厘头傻呵呵的笑声,我知道那对于他人而言是很幼稚,而在我是最美妙的音乐,每当我累时,就听着笑着,整个世界其他烦恼都是屁。
03
有人说脾气火爆的陈小春在“爸爸去哪儿5”是被他儿子Jasper带着演绎 “爸爸变形计”。
有一次在节目中执行任务,因为赶时间,陈小春黑着脸,不住大声督促落在后面慢悠悠走着的4岁的儿子。
陈小春:快点!
Jasper:我知道。你怎么回事?
陈小春反问:你怎么回事?
Jasper:你能不再生气吗?
陈小春(当场愣住):对不起,你说什么?
Jasper拿起扩音器重复了一遍:你能不再生气吗?
孩子委屈,小心翼翼的神情,能把雪山消融。陈小春瞬间熄火道歉,自责自己对孩子太凶了。
孩子有时会用看似简单方式来感染和影响父母的情绪。
前几天太太和我因为一些琐事吵架。儿子在那叹气,你们这些大人,每个人说一句
对不起不就好了吗?
他先歪着脑袋看着我说,“妈妈,深呼吸一下。”
顿了会儿,见我没动,过去亲我,说:“爸爸,和妈妈说对不起!”
我有点不情愿,很小声音对太太说:“对不起。”
他又跑过去亲太太,说:“爸爸说对不起了,你也说一句对不起吧?”
“妈妈,你生气了,我都不敢哄你了”
太太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看着孩子这么懂事,我们觉得心疼又愧疚,马上停止了争吵。
绘本《勇气》中提到,勇气是争吵后主动和对方说对不起。能够主动承担,跳出当前
争吵,和人讲和也是情商的体现。
03
儿子报了踢足球,课程结束球员集体向教练、家长道谢前,教练说:“这周的足球课即将结束,感谢家长、小球员每周一次的坚持,教练们非常开心,我们下周见!”就这段结束语让儿子非常感动,不到五岁的他轻轻地走到教练旁边:
“教练,你刚才说的话,都把我感动了,我都快要哭了!”
“是吗?”
“嗯,我真的快要哭了。”
教练蹲下身,张开双臂和他拥抱。
父亲在生活中忙忙碌碌,有来自于生活和工作各方面的压力,追逐各种各样的目标,曾经的感动不再,过得浮躁,焦虑。
真应该向小孩学习,放慢脚步,静下心体会下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04
孩子有时的“不讲理”是给予父亲锻炼情商的最好礼物。
当孩子尖叫“为什么不给我买?我恨你!坏爸爸!”。父亲需要理解他,并接受妻怨恨的现实,让自己学会控制情绪,不会暴怒生气。
养育孩子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还不算成熟的父亲相处。父亲则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提升情商,成为更合格的家长。
孩子像一面穿越时空的魔镜,能照出我们的过去,看到我们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