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水如,图|网络
说明 这是一个关于“优秀生”、“差等生”孩子标签化的交流与讨论。
在这社会里头,每一个人都会被贴标签,也会给人贴上大小不一,或优美,或丑陋的标签。似乎,人就是活在标签化的环境氛围里头,生生不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及身边人就会对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有可爱,有听话,有懂事,当然也会有不听话,不懂事,太叛逆等负面性的标签。人的心情,也在这或负面,或正面的标签中起伏,如同人的肉身,在秋千的摇摆中晃荡。我们人的一生,就这样的,活在这标签化中,悲欣交集。
其实,及至年长,身为孩子的陪伴者,我们不仅要善于对他人及孩子,贴上大小不一的标签,也要懂得去厘清标签的来龙去脉,更是精于撕毁标签。因为,很多时候,标签一旦被贴上,孩子的一生,就真的是被毁了。人在这世间里头,终究还是需要依靠脸皮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来生存的。没有多少人,能够不需要这些,就赤裸裸地行走于人世间,仍能活得潇洒而自在。
当然了,在我们的寻常生活中,我们自是懂得,尽可能地不要给予孩子太多负面性的标签,如若真的是需要给予孩子什么,那就尽可能地夸赞,是优美可爱的标签,社会的主流意识,就是接受并喜欢这些优美,可爱,出色。但,人活在这人世间,终究还是一棵树,不同的人,对这树木,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评价,而这负面的评价,其实就是给我们贴上了负面的标签。而我们也都往往会是这样的,见人有负面的评论,就远而避之,而一旦被披上了优秀、成功、出色等美好标签,也就差不多是趋之若鹜的了。所谓的“人言可畏”,大抵若此。
说真的,他人的嘴巴,他人的眼睛,我们是管不了的,也左右不了的,肉身在别人那儿。但身为孩子的陪伴者,我们可以在被他人很不幸地贴了负面标签之后,顺势地给予孩子关于“标签”的课程,引导我们自家的孩子,去思考标签的由来,标签的发展,当把“标签”给弄通了,那,自然地,对于这光怪陆离的人世,也就往往只剩会心一笑的了。
比如,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优秀生,差等生的划分,其实,这也是对孩子贴标签,拿到好标签的孩子,往往会是得到更好的待遇,更优的资源,差等生则往往会是倍受歧视,被老师,被同学,被家人。我们都不大喜欢被歧视,而渴求活得有尊严。老师对孩子进行如此划分,其初衷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加的向上生长,更加的优秀出色。这是老师工作的需要,我们无能为力,无力插手,如若我们是老师,说不定,我们也会那样工作。
所以说,在我们体谅老师,知道老师不易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事理,知道标签只是一个符号,是在某个条件、某个标准下的产物。实际上,被视为优秀生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真的很优秀,而那差等生也不一定就是特别的差劲。如此一来,我们就往往能够在看到他人成绩优秀的同时,也能看到其他的更多,在差等生的身上,也还能看到其他的更多。
在这人世间,不论是谁,都不可能只是只有优秀,或只有差劲的。只不过说,身为优秀生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学习专注,用功程度等方面是有所喜欢,并付出了努力的,而那些差等生的兴趣点也许不在于那些地方,自然地,他们就不愿去过多的付出,亦或没有掌握好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又没有把握窍门,那自然地,就成了差等生的了。是时,我们就可以有了选择,向优秀生学习他们的优势,完善自己,亦或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专注于此。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往后的生活中,也许会是在某些方面有突出造诣,但很有可能会是很难能够具备差等生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正因如此,从本质而言,不论差等生,还是优秀生,他们都是各有优势,各有劣势,在这人世间,压根就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儿。再优秀的人儿,也会有自身所难以攻克的缺点,而再差劲的孩子,也往往会有他人所羡慕的优点,只不过说,当我们被贴上某种社会性的标签之后,那个人的其他心性特质,不论优秀,还是丑陋,都往往会是不被看见的了。世人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那标签,为那标签而迷惑,乃至于都有点是,一叶障目的了。
人,最为要命的就是,一叶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