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新闻报道,表面是在报道一个客观事实,其实每一个记者、每一家媒体、每一个编辑都会不自觉地选择一种取景框。他们用这样一种取景方式从现实世界中抓取一个客观的事实,在抓取的那一刻,这个事实已经不客观了。
为自己幸运的人和认为自己不幸运的人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认知框架而已。
框架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我们的世界,在大灾难面前,出于安慰别人,我们都会说一句:“对于您的不幸,我们感同身受,请您……”,以后我会慎用这个句式,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我们的话语是苍白无力的,对于汶川地震,劫后余生的幸存者而言,所谓的感同身受,其实是无感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这种生命的洗礼,生死的抉择,我们的认知框架与幸存者的认知框架对生命的意义是有层级、深度、厚度的天壤之别的。我们作为局外人拥有的是幸运者认知框架,而亲历苦难者拥有的是不幸的认知框架,他们的那种切肤之痛,丧失亲人的痛苦在我们的框架理论中是无法感知的。
面对同样的灾难,有的人在灾后重建家园中,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就会打开意识雷达,搜索自己所拥有的,为自己的幸运搜索,为幸运的理论框架填充事实依据,以佐证幸运的理论框架;反之,灾后的有些幸存者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同样也会为自己不幸的理论框架寻找依据,除此之外的信息自动忽略,从而生活在不幸认知的框架中,甚至无法走出阴影,可见,客观世界是同一场景下,不同的认知框架实际上生活在冰与火的两个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