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穷毕生精力,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几百年战乱,而一统天下,成为千古一帝,可惜他的江山根基尚未牢固,他本人即骤然暴毙,整个帝国王朝也随之崩塌,这绝不是他所想见的结果,他的本意也应并不是如此的。
秦始皇能成为千古一帝,自然有其非凡的过人之处的,即便史册中有记载他过于残暴苛刻,可是“一将功成万古枯”,更何况是一个王朝的建立呢,又有哪个王朝的缔造者是心慈手软最终取得天下的?
秦始皇有很多的儿子,但是重点记载过的大概只有长子扶苏以及篡位成功的十八子胡亥。秦始皇的属意继承人是长子扶苏。虽然扶苏在政见上曾与他有不同,但他应是对这个儿子抱有厚望的,或许在他的心里其实也是默认扶苏的治国理念的。但是当时国家初定,危机四伏,所以时机并不允许。否则如果他真的对这个儿子失望,为何惩罚他的时候却是把他派往手中握有兵权、家族势力非常强大、自己极为倚重的大将蒙恬身边去?
蒙家自蒙恬爷爷蒙骜起,世代忠于秦朝且于秦国有大功,也一直备受恩宠,至蒙恬辈时,是蒙恬在外为将戍守边疆,蒙恬之弟蒙毅则在内为士,与始皇帝“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所以蒙家在始皇帝时地位是非常尊崇且稳固的。因此与其说是始皇帝惩罚扶苏,或许更应猜测他是让扶苏去磨练心志,去建立威望,以便将来他百年之后可以担当治国的重任。可惜天公不作美,偏偏始皇帝驾崩之时,蒙毅因为去帮助始皇帝祷祝身体健康而未能随侍在侧,结果就因此而陷入了一场毁灭性的阴谋,自公子扶苏至整个蒙家乃至整个秦国都陷入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以扶苏接到始皇死后使者假传的赐其自尽的书信时蒙恬的表现,可见秦始皇把扶苏派到蒙恬身边去是非常正确的,扶苏太过仁孝,确实需要有蒙恬这样的人从旁提醒督导。可惜扶苏简直是愚孝,没能听蒙恬的劝诫,固执地自杀了;而蒙恬也是过于忠诚近乎愚忠之人,竟然没有强势阻止也就任由扶苏轻易地自杀了。由此可知始皇帝知人甚深,断定他们绝不会有谋反之心,所以当初才敢放心地让他们成为搭挡。
可是始皇帝大概还是未曾料到,在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竟然也是能如此地忠孝,竟是情愿赴死也不愿动反叛之心,这可能并不是他最初的本意呢。或许他一早觉得朝中内忧外患,原本外派扶苏到蒙恬身边是想要让扶苏可以亲贤臣、远小人,并最终可以趁机铲除帝国内部的动乱势力的。可惜扶苏还是让他失望了。否则以扶苏的长子地位,加以蒙氏家族的势力威望,在接到赐死书信的时候如果敢于抗争,那么外有蒙恬的兵权作为后盾,内有蒙毅的从中斡旋,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可惜扶苏就一根筋地觉得既然父皇让自己死那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当然就只能死了。蒙氏一族也因此遭到覆灭,当然大秦的江山也随之葬送。
扶苏是倾向于儒家的仁孝治国的,若是扶苏真的能登上帝位治理国家,即便秦帝国不能如秦始皇期望的延续百世万世,秦国至少应该不会在始皇帝死后三年即覆灭吧。只是一切还是只是“如果”,或许真是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