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无意点进去看了曾教授小视频:为什么老实人总吃亏?很好奇就点进去看看,看完之后真是受益匪浅,不禁感叹还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一直以来我感觉自己算是个素人。我理解的老实人,在现在社会有点像骂人,或者感觉是贬义词。不都觉得老实人好欺负吗?
可做生意的时候,大家喜欢跟厚道的老实人打交道,老实靠谱本是褒义词。
再后来,人们闲聊中的“老实人”就有点指桑骂槐的,“这人怎么这么轴!”这么说来“老实人”顶多是个中性词。
不老实就是骗人!
原来有这个想法的人基本就是死脑筋了。
那无疑我也算一个样,今天之后我应该就不是了吧!无论我们在平时恋爱,生活等情景中,都会在寻找这样的不老实要给别人暗暗挂上标签。
这里有一则故事:太太逛商场回来,一看买了不少东西。这老头子脸色不好,太太马上就说:“哎呀,你不知道呦!商场促销,平时我关注的这些东西今天都是一折。”老头子一听,看着太太手上的东西,瞬间脸色有所好转。
看这个故事,是不是大家平时耍的小花招。我们没有存心要欺骗人,你要知道别人不讲实话多半是尊重你,给你面子。你一定要了解别人说这个话的动机。
回想很多时候在职场,感觉别人没有正面回答你问题,或者说的什么意思没懂,是不是也是在尊重你?
在这个故事中,太太买东西其实不用这么讲你仔细想:买个东西,谁怕谁呢!
所以,该当被别人设计要高高兴兴被人设计。
话讲的太清楚没有人会高兴。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事,读书的时候,一般考试了父母都会问成绩。以前我上学的时候,每次考完改完试卷错题,老师还要家长签名字。
那你说该怎么办?没考好就是一顿皮带炒肉。再不及估计回家为了个签名也要低头把眼泪哭干了。
谁也不确定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家长,谁也不确定老师不打分了,家长知道ABCD吗?还是忙的根本顾不上关心娃。
曾教授讲:他每天下学父母都要关心成绩。考不好那是要被骂,考好了呢!还不能主动跟父母讲,父母的话考好都是应该的。
这么下来他总结了经验,考好了回家就不做声。等着父母问,反正说不说都要问。考得不好的时候,要主动跟父母讲:
“爸爸,我们考试了”
“考的怎么样?”
“全班都没有及格!”
“怎么可能,全班都没及格呢?”
“对呀,老师也觉得不可思议啊。怎么全班都没及格。”
“那你考多少啊?”卷子给阿爸看完,跟妈妈说“快来看啊,你儿子考了80分呢!”爸爸很高兴!
全班没及格,50分就相当于80分了啊。
论孩子要如何跟大人报成绩的智慧。
曾教授上学时候跟父母住在日本房子里,那时候房子都要清理阴沟。如果父亲叫你清理,你说你要写作业。那肯定要被骂,你爸爸住在这里,70岁了还要清理,要你清理你说要写作业?
有一次,爸爸叫他清理阴沟,他答应了。然后去写作业,过了一会儿,看他在写作业,就问:“不是叫你清理阴沟的吗?”
“我先写作业,这样手就不会被弄脏。写完我就清理。”
“那你多久写完?”
“很快的。大概四小时,老师对作业要求很严格的。”
“这么多作业呢?那你好好写作业,我去清理。”爸爸很高兴孩子努力写作业。
朋友,学会了吗?沟通的艺术在哪里?
其实,要我说,就算我说要写作业写多久,在我家我爸也是说让我做什么我就得先去做的。一般父母支持孩子,也配合老师,如果孩子好好听话做作业,也不会叫孩子做别的。
不过听教授讲这些,真是过于真实。我小时候做作业,我爸也是老使唤我,真的不能专心写作业。但是那时候可没有智慧迂回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四个字:持经达变
作为中国人要了解我们的民族性。中国人是唯一的一方面一直变,另一方面一直没变。
“持经达变”四字就可以概括《易经》。古人注释《易经》之“易”,一字三意:简易,不易,变易。所谓简易就是纷繁万象用简单的阴阳来概括;所谓不易乃是事物内在规律不变;所谓变易,事事万象不同,随时在变。
持经达变:是应用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圆通地应对事物。经是指常。变是指权变。经是不变的,权不离经,离经指离谱。
如果一个人一直不变,那就是赢不了社会,就会被淘汰。西方国家一直变,一直变
中国人变了吗?
不变的是:宇宙自然规律。变化的是:方法,形式。
你看中国人在都市盖房子,都是要求最新的建材,一直在变化革新,没有人会说把祖父时候的房子盖的一模一样。
有形的东西一直在变,就像我们的衣服,发型,鞋子等等。看得见的东西都是不持久的。
而无形看不见的可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说不变通就是死脑筋,而变通中又要拿捏好变与不变的智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