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读到武志红老师写的《家中为什会伤人》的一段文章,如何一年圆梦"北大梦",我感觉内容非常好:一是,学习是有方法的,单点突破;二是,自我认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催眠,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不管别人认不认可自己;三是,持续的努力。
我好像捡到了宝贝,一定要让女儿看看,但,为了避免女儿有压力,我还是犹豫了,直到中午才让女儿看这段文字,而且,先跟女儿说明:"不要有压力啊,把梦圆北大那段去掉",我让女儿看的目的是:看看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没想到,女儿看完后,对着妈妈哭了,老婆又跑我这里来,跟我说女儿的情况,我有些生气,于是,带着气到女儿那里,跟女儿交流。没想到,女儿想的视角和我不一样:一是,没有看到作者写的方法,女儿相信班主任王老师讲的,学习在于心态,不在于方法,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定是不一样;二是,为啥要速读,自己的特点是慢慢看,可以用一辈子时间读书;三是,为啥读书那么功利呢?难道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吗?
针对女儿的几个问题,我可是得着机会了,我一一说明自己的观点:对于女儿第一个说法,我的观点是,道和术的问题,心态在道上,道无术不显,需要术的支持;对于女儿的第二个说法,我的观点是,读书读出深度,就是把一篇文章读透了,读到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能用其中的道理解决,达到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想到的高度;读书要读出宽度,就是面的问题,速读可以增加自己的视野和素材。其实,到现在为止,这两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却把想法教给女儿,让女儿实现,我也不就是那个下了个蛋孵出来,然后让小鸡飞的那个母鸡吗?只有自己做到了,说话才有分量和真实的体验。女儿的第三个说法,我的观点是,虽然功利,但还是给了像我这样农村的孩子一份希望和机会,要不,我可能还在干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呢!我跟女儿说:“高山出俊鸟、寒门出学子!”因为穷人家的孩子可以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脱离贫穷和改变现状,城里的孩子如果没有梦想或者兴趣,可能学习的动力都没有。
“女儿跟我说:”爸爸好能说!“给我反馈了几个意见:、一是,我们聊天不在一个频道上,她聊的是为什么要速读,我说了好多!二是,爸爸非常敏感,对言辞和话语;三是,自己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通过这次对话,我跟女儿说:“未来我要做到三点:一是,不啰嗦;二是,不上纲上线;三是,学会倾听,先听女儿表达清楚;四是,(这点是我现在加的)如果女儿没有准备好,我就不说。”
反思自己:一是,还是对女儿有很高的期望;二是,总想拿自己学习的东西教育女儿;三是,认为自己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女儿好,其实是扯淡,属于拉大旗扯虎皮,让女儿领情,也不过是一种交易而已,只是没有那么物质;四是,自己认为好的,自己以为是的认为老婆和女儿也会认为好,就像盲人摸象,每一个人触摸到的和感受到的都不一样,我总以为自己看的角度是最好的;五是,不能同理女儿的感受,自说自话。
现在想来,我最关心女儿什么呢?是开心和快乐,用女儿自己话讲:“我是一个比较大条的人,自己觉得过的非常快乐了!“女儿已经快乐了,是作为老爸的我,自己有小心思,让女儿看了段书想激励女儿,结果给女儿弄得不快乐了。这个也是我过往的一种模式吧:”太想给了,但别人收不到,或者,给的太多,别人消化不了!再或者,我给的完全不是别人想要的,南辕北辙!“
今天从女儿身上学习到的:一是,专注聆听。女儿在刚开始我滔滔不绝说的时候,女儿非常有耐心的聆听;二是,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藏着不噎着,心理不积压垃圾;三是,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四是,流着眼泪笑着说,迅速从情绪中走出来,该干吗干吗?五是,主动处理家里的气场。晚饭后女儿邀请全家去咖啡馆喝咖啡看书,就让整个家里的气场变了。
今天我是第一次在朋友圈里发为人父母的上课链接,突破真的是不容易啊,一直想朋友会咋说自己,其实,从这一点上看,我是没有自信和敏感的人,女儿对我的评价是到位的。不在乎别人眼光和话语,告诉别人我在做什么,没啥丢脸的,即使是为了挣钱,也应该值得骄傲,靠双手的劳动获得收入,不是可耻的事情,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更何况,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上课的人一定是有支持和帮助的,为自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