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这下了一天的雨,早饭后照例看书,翻看了之前训练营读过的一本书《幸福的方法》。
书中讲了四种人生模型,作者用汉堡来类比,并给出了持续幸福可执行的方法。
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种情形:
●情景一
J市ⅹ小区,一对年轻的夫妻,吃完午饭后准备看场电影。结束后,丈夫继续去完成计划之内的工作,妻子呢最近在追一部剧,于是没忍住又接着看了两集剧后,才依依不舍地关上电视(ps:虽然妻子每天也有很多工作计划)。妻子在明知道有一对事情要做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抵挡住追剧的诱惑,顺从内心的贪念,完全不考虑后果。
上述情形中的妻子,在追剧的那一刻,就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型。它的特点是及时行乐、即时满足、注重现在、不在乎结果、生活毫无目的和挑战。
而上述情形中的丈夫,则是幸福感悟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选择,当我们进行选择时,有时候会出现不快乐的抉择,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享受当下的快乐,因为当下的抉择确实有益于我们未来的幸福。
●情形二
一姑娘的好友,梦想赚大钱,所以她不怕吃苦,就怕没苦可吃。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难,她也能克服。一路升级打怪,职位也在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薪水的上涨。
上述情形中的姑娘就是一典型的忙碌奔波型。他们注重结果,以实现目标后的巨大满足感为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因此他们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中乐此不疲。
●情形三
“哎,生活真没意思,无聊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办公室的格子间中传来小来的哀叹声,他对现在和未来没有什么想法,认为生活了无生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上述情形中的小来是典型的虚无主义型。他们认为生活没什么意思,找不到出路,对生活没任何的期待。常常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会有每种类型的一些特点。一时的幸福易得,难的是持续幸福的获得。那快乐地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为之奋斗和努力是获得幸福持续性的一个法则。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练习来提升幸福的感知力,让自己向幸福感悟型靠拢:
◆每天15分钟,连续4天,写下自己在四个类型象限内的经历;
每天只写一个象限,第四天只写幸福感悟型的经历;
重复该练习,定期复盘。
◆冥想:每天10—1小时的时间
将思绪聚焦在积极地情绪上,去滋养身体的每一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