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一问“你有男朋友吗?“
同事小一下班的时候可以途径男朋友的公司,然后两人一起下班。最近加了我这个电灯泡。
小一问我“如姐你有男朋友吗?”
当时我有点尴尬地说没有(因为我觉得不仅现在没有,可能将来的某一段时间也没有),我想赶紧转过这个令自己尴尬的问题。
我一直知道自己转移话题的能力令人着急,“我自己还好,就是父母比较着急”。(其实有时候我自己心里也是急得一匹)
成年的我,说过无数的谎言,最多的对象是父母。
“不过爸妈现在也不怎么催了,可能已经放弃我了”。
催婚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刚开始缓缓地试探,然后骤然加急,再接着自暴自弃地不闻不问。
最开始打电话爸妈总问"最近身边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
已经熟悉了的催婚电话流程,基本可以预测通话时长、话题中心、几个重点以及先后顺序。
接着他们无师自通地进化了,
你还记得你那个小学同学吗?她最近要结婚;
你姨家的小孩要订婚了;
邻居家比你小的女孩生了个男孩;
咱们家一直往外包红包什么时候能收回来点呢……
“没” “哪那么容易啊” “找到了我会给你们说的” ”我一直在努力找呢“
后来爸妈不催我找对象了,我就骗自己说“他们觉得催也没用,就放弃我了”。
这样我的心里可能会好受点,觉得父母也会舒服点。
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大概只有自己心清楚。
01
一个城市几千万人口,网络上亿人在线,为何我脱单这么困难?
新闻中总有一些为情犯罪的报道,我在想差哪了?和这些人相比为啥我还是单身呢?
有的时候我很羡慕那些有娃娃亲的人,至少不用为了对象而发愁。
但假如真有的话,那可能又是另外一种相爱想杀了。
谁扼杀了我对婚姻的幻想?
四川巴中26岁女教师何某,与丈夫陈某争执、互殴,从14层楼的电梯出来后,从楼道窗口跳下。坠楼前曾发生互殴 亲朋称其曾遭遇家暴。
可是,
他们同是音乐老师,志同道合;
相识、相恋、步入婚姻,也曾享受恋爱的甜蜜,别人的羡慕。
曾像千万段正常的婚姻一样,具备步入婚姻的基本要素,那到底是为何结局惨淡收场?
有时候我在想婚姻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
这些不幸的新闻是否在无形中,
影响了人们对婚姻的恐惧心理?
02
自私的基因
记得以前高中同学说“我是一个自私的人”,
当时我很纳闷,我一直在回想我对她做过什么事情吗?
时至今日我仍然没有想到。
我不太交际,我记不起来大多数高中同学的名字,
但是这句话我一直不曾忘记,
可能是心里的不忿或者她戳中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痛点,
或者我就是一个记仇的人。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一个自私的人。
我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妻子?
在一个个遍地出轨、劈腿、小三的悲剧下,我们都活成了爱情导师,不幸的婚姻如数家珍,你还相信爱情吗?
即使出于爱情的原因结婚,度过了婚姻的新鲜期是否能够靠感情维系一个幸福的家庭?
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找不到那个和爱情匹配的人,即使是这个标榜单身贵族的新时代,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去组建一个家庭。
也许你相信感情可以培养,但是你会不会在结婚后碰到一个令你特别心动甚至想要不顾一切的人,那个时候你是否能够控制的了自己的理智?
我害怕自己的自私,我害怕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人类的劣根性自私、贪婪一直存在。
我自认为是一个想要对感情忠贞的人,我尚且如此不确定,不知道能否担得起这份责任,你怎能要求、怎能期待别人都做到?
这是我最大的惶恐。
我是否能够作一个称职的母亲?
最近无辜的人受到侵害的案子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
有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小女孩的;
有昆明女大学生疑似跳湖自尽的;
也有26岁的女音乐老师被丈夫家暴争吵从高楼摔下去世的;
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到长大成人,
为人妻、为人母,
我害怕在他们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就受到侵害,我是否能够保护好他们呢?
我害怕即使他们健康长大,我是否能够不让他们吃苦,能够不茫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可能庸人自扰,但是这样的可能性让我惶恐。
我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女儿?
在父母看来,我是孝顺的,我不怀疑这一点,我听话似乎从来没有过叛逆期;我知道心疼他们,关心他们;
但是在我看来我完全配不上这几个字,我没有叛逆是因为我佛系,我随遇而安,无所谓。
即使我还没有当上父母,但是我知道假如有一天我有了小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一定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父母是你的避风港,孩子是你的心头肉。
下辈子你来当我的小孩吧。
03
我们既是父母也是儿女
这是为人父母,我们的担忧,
也是为人子女,父母为我们的担忧。
疾病、意外已经有很多外在的威胁生命存在的因素,
为何同类的人们还要去自相残杀?
我希望可以让小孩子用那双纯洁无垢的大眼睛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而不是时刻战战兢兢,对这个世界充满惶恐;
我希望大人们可以快乐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享受由陌生人变为家人的乐趣,
而不是惶惶不可终日,度日如年;
我希望父母们可以给与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健康成长,
而不是让家庭成为犯罪的缺口。
年龄是身份的轮回,唯爱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