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同事跟我闲聊,聊起了国庆节期间一件让人细思极恐的事情。
“30号半夜十二点多,我都已经准备睡觉了。我妈也已经在卧室了。这时候就听厨房咚的一声。我跑到厨房,我爸就直直跪在厨房门口,地上一摊血。”同事在给我讲这件事的事情拳头一直攥着,声音都在颤抖。“我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打120,而是以为我爸吐血了!就在厨房我跟我妈妈两个人把他摇醒才送去医院。到医院才知道,是晕倒了,头磕在柜子上。” “我爸才六十岁,还这么年轻。设想如果这时候家里没有人,或者我们都睡了,那怎么办?”我觉的她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二
我小时候住在姥姥家,隔壁单元住着一家三口。那一年我大概十岁左右,他们家的小弟弟差不多六七岁。妈妈特别喜欢打麻将,经常是白天八圈,从早上玩到下午两三点。晚上再来八圈,玩到半夜十一二点。
有一年初秋的清晨,爸爸抱着小男孩,穿着秋衣秋裤大拖鞋,站在单元门门口哭。
妈妈夜里睡觉,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丈夫和孩子就睡在旁边,没有人发现。到早上,小弟弟口渴跟妈妈要水喝,发现妈妈不动了。这时候人已经硬了。
三
今天请了假去牙科看牙。一个北京的三甲医院,非口腔专科,但是牙科依然热闹。我排在将近两百号。北京的医院跟老家的医院很大差别。老家医院挂个号直接找大夫就可以了,甚至有熟悉的朋友在医院,就方便更多。但是在北京,我这个年轻人,不经常光临医院,看病这一套流程都有些搞不清楚。例如,我不知道挂号之后需要刷二维码才算排上号。
等着叫号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大概有将近十位就诊者是老人,年纪估计在65-75岁。其中一半有老伴陪同,另一半则是自己来看病。
牙科的诊室有五六个,每个诊室又有九个左右分诊台。挂号也很复杂,分为五种。具体我也记不得,总之每一种治牙的方式都要挂一个对应的号。
有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奶奶先到分诊台问如何找XX大夫。护士告诉她,“您约的哪位医生挂谁的号,我不知道你约的哪位医生。”
老奶奶转了一圈,又回到分诊台,问应该怎么挂号。
“您到那个机器上,挂第五个号。”老奶奶慢悠悠的走到机器这,完全找不到第五个号在哪里。
没办法只能再走回分诊台,“小姑娘,我找不到那个号啊。”
小护士又指示了一遍,并且明确告知分诊台无法帮助其挂号。
在我拍牙片的时候,在拍片的门口碰到了老奶奶,跟登记的小伙子嘟囔,"挂个号转了半个多小时,真是遛死我了"小伙子笑笑,没说话。
四
最近刷微博,刷到一个小视频。讲述了一个四川男人流落街头靠捡垃圾为生的故事。
男人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女儿出嫁后与公婆住在一起。男人也随女儿到公婆家住。但没多久,就因家庭关系紧张搬离了公婆家。女儿的意思是,情况就是这样,你不能住在这了,你自己看着办吧。男人在视频里,说自己欺骗女儿说自己出去打工,但岁数这么大也打不动工了,女儿家庭也很困难,不想他们每天吵架。所以我就搬出来每天捡垃圾,住在小窝棚里。
五
所以我们在谈论鳏寡孤独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恐慌亲人的突然离去,亦或是担心自己老去后的苍凉光景。
其实在我尚还年轻,无法理解老去的生活的时候,我更恐惧前者。
我是一个北漂的独生子女,每次看到这些消息,脑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也已年过半百,再过不了几年,他们也需要子女的照顾。可是我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我不知道我在谈论什么,但是,恐慌却一分一秒没有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