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因为写作业慢就被称为“磨蹭”;有的孩子因为活泼一些就被称为“多动”;有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感到不自在就被称为“胆小”……
家长们根据孩子某一时间段或某一方面的表现给孩子们贴上了“以偏概全”标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磨蹭的孩子肯定有做事很快的时候,多动的孩子也一定有很安静的时候,胆小的孩子也有很有勇气的时候。
家长们给孩子贴标签时可能是脱口而出,但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孩子们表面上可能会不认可这些标签,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就会内化到他们的性格中去。
接下来在孩子面对一种需要做出选择的境况时,孩子们会选择他们熟悉的应对模式,即家长赋予孩子的标签模式。
如一个被贴上“胆小”标签的孩子,在关于参加演讲比赛的事情上,他首先是拒绝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胆小的孩子,没有勇气让他站上讲台。
正面标签也不能随便贴。一个被贴上“优秀”标签的孩子,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从而不能允许自己出现不优秀的行为。但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优秀,一旦孩子在某一方面受到了打击,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被贴上“聪明”标签的孩子往往不太敢努力学习。他们担心自己努力后没有做好,会被人嘲笑,会被人发现原来自己不“聪明”。
所以无论是正面标签还是负面标签,危害都是巨大的。家长朋友们不妨把标签化的语言换成描述性的语言。
例如,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有些不知所措时,可以这样说:妈妈看到你有些拘谨,能否跟我分享一下呢?
或当你的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时,可以说:爸爸看到你在考试前每天都学到很晚,看到了你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爸爸真是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