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经常接到各种来电?诸如房产中介、推荐课程、产品推荐……很多人都没有避开过,甚至很多人接到电话会暴躁的骂回去。生活中,统称"推销"。
不得不承认有些推荐是真的好。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买了他的东西或者接受了推荐,这个东西一定是最好的吗?不一定,凡是没有绝对性,有的是一份认可,这是一种缘分,也相互吸引。一个刻苦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者所演绎的内容与情感体验是真正能打动和触碰每一个人的,就算不去推荐也有学生上前去模仿领教,即便推荐给他人,也会征服他人,这是气质和魅力的散发。不同人是不一样的,人生的选择也是不一般的。有的人前期没有大量的财力支持,却真的特别用心和研究了某一项产品和体验了其中的部分,把好的东西分享出来,大家当然身心愉悦。生活中人们的困惑总在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很多事物没有好坏,只有良心、真诚和默默无闻,至于他人是否理解,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便是极好的。可当人们对生活方式中这种推荐事物的"热情"勇敢说不时,真正不成熟及浮在表面的推荐者反而会背后非议客户不懂还不学或者表面热情过度的被迫体验,倘若体验不成功或者不体验还会抱怨浪费了他们的劳动时间。
有一年走在大街上近距离听到过这么一个互怼的情景:拿起电话的中年女子用浮躁又伤人的语气怼电话另一头:"都说了不要了,为什么强迫人买呢"?说白了就是一种营销方式,只不过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出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的拓展和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慢慢去体会每个人生活的不易。有眼花缭乱、五花八门、趣味十足的行业———有可以选择的人,有不得不为之的人;也有喜爱的人。问题来了,假设一个人给您打了咨询或者推荐电话,是为了完成沟通量,去达到工作任务,那不管是你想还是不想,可以给他人一份尊重去回应你的需求。你也可以选择不接,这样最轻松,心理也不负累。
那么,我为什么心烦呢?因为近期我也接到了一个电话。看到来电很像一个外地好朋友工作时用过的来电,欣喜的接了起来。在经过几句礼貌的对话,我知道对方的来电是围绕考试提升的。我也非常有礼貌的说了声:非常感谢你。紧接着电话那头追问了我接下来考虑的意向,我当时拒绝了她:"暂时不考虑。电话对方还在一直向我说明——如果不在这个时间提升会错过机会以及喋喋不休地追问我不考虑的原因和接下来的规划。作为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给一份理解是客气和尊重,然而追问那么多,已经拒绝了她为什么还要强迫回答她每一个问题呢?就这样,在她继续讲话的同时我挂断了电话。这种无休止的追问只能让人产生强烈反感。挂断电话后的五分钟内我居然还在想这样斩钉截铁的挂断,会不会也让她不舒服,开始考虑她的心情?五分钟后我不再思索。太在乎别人的感受那是会忽略自己的,可能这就是人内心柔软的时刻吧。何况这仅是一个陌生人。
我为什么要记录这些?因为在这以后的某一时间点看到了一个短视频,讲的就是有些人正因为不懂,所以才觉得隔行如隔山。什么是行?行业。什么是山?遥远的距离。用隔行如隔山这样朗朗上口的语句去控诉客户,家长,等人群。倘若不买,不办,不报名就是愚蠢,来达到销售目的,不会真正去理解每个人的需求和意愿。某些人性的贪欲太强,行业经营模式的不规范性让很多人莫名其妙的把钱花出去,竟然还帮传口碑~这是非常矛盾的,导致人们吃了亏还会责怨自我自制力弱,将问题淹没在时间的长河。慢慢的,他人已不再是为了需求和真正获得学习,演变为不得不为之,渐渐机械化从众心理。这些现象的存在,让真正有才能、懂他人需求和付出辛苦及智慧的平台,个人无法展露,失去机会;一言不发的消失,被代替。但我仍旧理解: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保持坚持、多多分享、继续加油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不断接受和日积月累。
时代在进步,竞争日益激烈,在追求事物的每一个瞬间都要称心诚心,人与人之间更要相互理解包容,心境才会从容。
愿每一年的春暖花开都能够豁目开襟,在城市的光影中寻找时间的快慢!